1月27日,据武汉医院筹建专家介绍,仅用时16个小时,医院第一栋楼建成完工。

6天能做什么?

能读完一本百万字小说,能去一个城市旅游,能追完一部80集电视剧,但是你敢相信,6天之内还能盖一个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可容纳医院!近日,武汉肺炎疫情不断扩散,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病床更是一床难求,为阻止肺炎疫情蔓延。武汉政府决定,参照17年前,医院模式,建造一座专医院,计划在2月3日投入使用,6天内建成。计划是,第一天完成平整地形,第二天铺筑水稳,第四天新建板房,医院将拔地而起。这听起来像是个天方夜谭,却低估了素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速度,在中国人手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1月23日下午,武汉政府紧急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在蔡甸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医院,命名为“医院“,病毒怕高温,那就用火压。为了在短时间内高效作业,武汉市承建局成立了建设指挥部,由中医院的设计,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市政、汉阳市政4家单位共同建设,各单位立下军令状,坚决完成任务,采用活动板房形式,建设速度快又实用。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提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蔓延,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用在刀刃上,1月23日下午5点,医院施工筹备会即刻筹备各项施工资源。1月23日晚10点,35台反铲、10台推土机、8台压路机从全市各处赶来,通宵进行场平、回填等施工。1月24日凌晨1点,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们,在武汉封城的当天夜晚,连夜赶回公司加班,在24日凌晨设计出图纸。大半夜,设计师们不眠不休,戴着厚厚的口罩在会议室紧盯着大屏幕,不断修改设计,大脑疯狂运转,确保设计方案不出一丝误差,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生生攻克。图纸确定无误后,立即传到建筑部门手里,1月24日上午8点,上百台挖掘机从四面八方集结完毕,一声令下立即机器轰鸣,场面震撼,让人又热血又激动,心绪久久难平。一位在施工现场看到这一切的市民边拍边感叹:“一晚上上百台挖掘机到现场了。“短短十几个小时,不断创造着奇迹。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内转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整个施工期间,项目部按照两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施工。高峰期将有名建设者和台套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奋战。此外,还有工人随时等候调派,公路上,长达两公里工程车队逆向而行,目的地,武汉“小汤山”。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与时间赛跑,就是与病魔赛跑。很多工人在24号除夕夜接到施工通知时,春晚刚开始,年夜饭刚端上桌,片刻犹豫便立即返回,当天下着雨,工人们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个战士一样义无反顾扎进施工现场。当其他人在家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的时候,这些工人们在下着雨的武汉,昼夜不停的赶工,他们的年夜饭只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那就站在一边,蹲在角落捧着碗着吃。还有更多的工人为了赶工,从前一天晚上进场到第二天都没顾上喝一滴水、吃一顿饭,在寒风中冒雨坚守十几个小时。但是从没有一个人抱怨,全都无怨无悔,还有更多的网友主动报名无偿出力,有一个工人说:“98年抗洪抢险我们还小没赶上,今天赶上这个事情了,也要尽一份力量把它干好,只要需要我们不停地干都可以!“一个个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这世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铠甲勇士,只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救人救国,工作服就是他们的战袍,就是英雄的铠甲。我们的目标是,举全国之力,不惜一切代价,不讲任何条件,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财力、物力,医院建设顺利进行。而在医院之前,曾在北京小汤山成医院医疗队队员们,主动请缨,奔赴战场!他们签下名字,按下红手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医院抗击新型肺炎的第二批志愿报名,瞬间就满员了。申请书上“不记报酬,无论生死。”短短八个字,道尽了医生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让人哭红了眼。

封一座城,护一个国,

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

如今17年后,我们再现奇迹,除了医院之外,武汉将计划在半个月医院,新增床位张。比17年前任务更艰巨,时间更紧迫,但是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因为在灾难面前,记得,你背后不仅仅只有自己的背影,你背后是我们,是整个祖国!为应对新型肺炎疫情,武汉在决定建设第一所小汤山模式医院后医院。1月27日,建设的第2天,一段航拍画面显示现场有近名工人进场同时施工,还有近百台施工机器,现场相当震撼。医院建设现场:工人进场施工画面震撼

请给小编点个“在看”

支持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