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桌子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01·

我猜,你一定听过那一句话: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对,它就是湖北省原来的作协主席方方写的。

桌子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写出来悲天悯人的情怀。

曾经一度,我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看方方的日记,觉得它就是那个时代下我们心中最真实的声音,在她的日记里面,我们可以听见遥远的哭声。

方方写的大部分都是社会的负面新闻,更确切地说是悲痛,哀伤和指责,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一个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

这个社会要有喜鹊,也必须有啄木鸟。

啄木鸟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所以,看得出来,当时网上对方方的声音也绝大部分是支持的。

然而现在再去搜关于方方的新闻,网友们对她的态度来了一个度的大转弯,几乎都是谩骂。

那么具体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是因为方方把自己发表在网络的日记,拿到美国去出版了,在亚马逊上面出售,并且也在德国销售。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怎么介绍方方这本书的。

简而言之,就是老外觉得中国人民没有自由,都是被监禁的,而方方勇敢地站出来发声,所以他们很欣赏方方这样的作家。

而且最不能让人不能忍受的一点就是,方方日记取名武汉日记,它的副标题暗示着——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

现在病毒发源地是哪里尚且还没有定论,方方怎么能为了自己书的销量,就在书上作这样的暗示呢?

大家记得方方的日子是写到什么时候吗?

是3月24日,3月24日写完,4月8日就出版了,短短两周的时间,可谓是创下了吉尼斯纪录。

桌子也是出过书的人,在国内出版最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在国外出书的时间更长,需要翻译,需要对接,需要各种手续,大家都知道刘慈欣的《三体》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才在国外出版。

方方从写完,到翻译,到出版,只用了短短两周的时间,如果说背后没有推手的话,很难让人相信。

帮方方出书的这家公司,叫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非常有名,总部在美国纽约,之前诞生过获得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等奖项的作者。

这本书的暂定售价为21.99美元,按照惯例一般是支付10%左右的比例给作者。

也就是说,每卖出一本书,方方就可以抽取2.2美元的版税(约15.4元人民币)。

而且在之前,对方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相关报道就很多,方方这是名利双收。

·02·

今天,我们不说她的大别墅事件,不说她曾经找关系把侄女送去新加坡,也不说她退休一直享受厅级干部的待遇,仅仅说她把日记放在美国去出版赚钱,到底合不合适?

方方日记大多写的是什么呢?大多是说中国不好的,是说中国负面的,这样的日记一旦在外国畅销,他们会怎么样看我们?

我们国家怎么样,这是我们的家事,我们关起门来说,别人没有资格干预,但是你跑到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去抖机灵,说这些东西,又是有何指意?

而且现在是最敏感的时候,人家正恨抓不到中国的小辫子。

美国律所向中国索赔10亿美金,还说要拿我们的国债抵消。

澳大利亚议员叫嚣着说,要让中国割地作为赔偿,如果不行,他提议政府收回达尔文港和中国公司租用的农地。

除此之外,还有印度某组织向中国索赔20万亿,英国一机构呼吁向中国索赔亿英镑......

是不是有了多年前庚子割地赔款的内味了?

可以说,现在正是他们防疫不力,急着让人背责任、甩锅的时候。

而方方在日记里面写中国如何隐瞒,如何防疫不力,被他们认为是最真实的声音,这是不是会成为他们攻击中国的工具?

况且,在我们之前看方方日记的时候,她的日记已经登上了洛杉矶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面霍然写着武汉的真实声音,成为他们抹黑中国的“证据”。

以上这是其一。

其二我想问的是,方方日记里面写的东西,是不是够严谨?

有人做过统计,在方方的日记中,“医生朋友”出现了次,“医生朋友说”出现了28次,“医生朋友告诉”出现了8次,“记者说”出现3次,“听说”出现45次……

也就是说,方方写这些日记的时候,几乎都是听一些朋友说,道听途说,自己没有去考证,也没有引用权威部分的报道,她的日记可信度有多高?

举例一下,比如方方在日记里面写到,听医生朋友说,护士粱小霞去世了。

但其实这个护士根本没有去世,方方这种不负责的写法,遭到协和医生的痛批。

方方日记里面,很多的新闻都是道听途说,而她两周就把自己的日记出版,这些新闻后续是怎么样?真实性如何?能不能在日记里面注解?

可以说,这样仓促就把日记出版的行为,说得轻一点就是吃人血馒头,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极其不负责任!

她有没有想过那些医生护士的感受?有没有想过苦苦煎熬的武汉人民的感受?有没有想过那些在疫情中牺牲人家属们的感受?

其三,方方的声音,只是一部分的中国声音。

我们在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确实是犯了很多错误,然而我们再去看别的国家,他们也在病毒爆发的时候,犯了很多错误,说明这个病毒,确实是很难对付,非常棘手。

方方主要写中国做得不好的地方,用自己的视角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