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医院有个画漫画的消防员

医院洁净走道的两面墙,火了网络。有一个叫刘卫国的消防员,也在上面倾情涂鸦。

这些油菜花(有才华)的作品,大多是全国各地援助雷神山医护人员的手绘作品。墙上有热干面,有户部巷,有钟南山,有硬核的古体诗词,还有各式字画。他们用这种别致的形式,记录了一个个平凡传说,一个个热切期待,一个个真诚祝福。

在医院执行勤务的消防员刘卫国,是雷神山消防救援小型站的一名专职消防员。他与付洁、王叶聪、医院内部消防安全巡查队,2月15医院内执勤至今。每天清晨6点出发,22时收工,医院重点部位、消防设施、管道井和安全出口等进行巡查、检查,对医院进行消防演练,对医护人员进行消防常识培训。

消防巡查、检查貌是重复机械地劳动,实则需聚精会神和明察秋毫,不能有丝毫差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变量,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变量,检查人员是常量,三者相互作用,安全隐患就一条像波浪线,起起伏伏。发现一处、纠正一处、消除一处,这是消防安全巡查组恪守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跟医护人员一块儿工作,近距离观察到他们医者仁心的点点滴滴,体悟到他们共克时艰的无私无畏。对职业无比尊重,对患者无比敬重,这给消防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理课。

被医护人员深深感动,变成消防员的无声行动。驻勤之初,医院和消防救援站人员进行交换培训,携手抗击疫情。医护人员走进来,专题讲授防护服的穿戴方法、医院工作的注意事项,消防员给他们教授如何着战斗服、如何使用消防器材设施等。工作时,碰见医护人员忙不过来,搭把手帮他们搬运物资、整理仓库、组装电器等,医生护士还专门致谢,生分中满是亲切。

医院的消防员,每次都被医护人员的言行戳中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刘卫国的感触最真切,坚持住不让眼泪留出来,也寻不见一个表达和渲泄的出口。当看到医护人员在洁净通道内墙上的涂鸦,他瞬间灵感闪现,终于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他拿起画笔,一气呵成创作了一幅“你们守护健康,我们守护平安”的漫画。画中,火焰蓝和天使白组成的双手托住一颗心,背景是两个奋力向前的背影。

撇开专业角度和画画功底,这一幅漫画生动写实了一个正在进行时的劳动场面。他画的第二幅画是一个消防员扛起水枪,大声喊出“武汉加油。”把消防员立足岗位尽职抗疫的决心表达无遗。他的画作,有消防知识点,有战“疫”必胜的决心,有对医护人员的感恩。

兴至所至,情之所倾,他居然画出了整面墙的消防系列漫画涂鸦。

这位会画画的专职消防员想报名参加消防员招录考试,他想把消防主题漫画一直画下去。

走近战“疫”英雄

近日,驻扎在七里庙消防救援站旁的河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战“疫”英雄走进消防救援营区,为武汉市全体消防指战员分享了精彩感人的故事。

医师组副组长刘艳辉和医护组副组长孟明哲以现场和战场的视角,分享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感人瞬间,讲述了他们与病毒搏斗的故事,还原他们为武汉人民拼命搏击的斗争场面。

1月26日起,河南援鄂医疗队派出15批次名医护工作者。其中第二批援鄂重症医疗队人,吴迪、刘艳辉、孟明哲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他们抵达武汉的时候,正是武汉最危险、医疗物资最紧缺、群众内心最无助、新冠病毒最任性的时候,他们的到来,点亮了天河机场的航灯,点亮了万武汉人民希望的心灯。

刘艳辉副主任分享了“过五关斩六将”“巧借华容道”“无声地战斗”三个小故事。

过五关斩六将。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每天在战场都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医护人员从穿脱防护服到进出隔离病房有5道门,从病房到隔离区、再到清洁区,要脱掉隔离衣、防护面巾、护目镜、防护服、两层口罩、橡胶手套。“过五关斩六将”成了医护人员每日工作的战斗场景。过程闭环和全封闭防护,战斗目标就是零暴露、零感染。

3月初某日下班时,他经历了一次直接暴露的险情。从污染区到隔离区,有一个程序就是脱口罩。口罩外壁是病毒集中区,脱口罩程序严苛。双人合作,闭眼前倾,从后往前轻轻脱下来。当时搭档的是一个90后,他动作稍快,口罩松紧带没用手轻解,直接取下时出现一个轻微弹跳过程,蹦到眼睛将导致直接暴露,需用酒精冲洗脸部。

一次缺位的预判,一次不经意的马虎,他心有余悸体验了“危险就在须臾之间,精细取决毫末之端”的惊险。

巧借华容道。2月9日,大巴车上载着11医院。在到达医生通道时,忽然看到一个老人,背着行李,拿着脸盆,在敲那个玻璃窗,口中喊道“我要进去”,这就是一个新冠病人。如果直接下车,就是新冠肺炎患者直接接触。当时队员们建议:刘主任咱们向左行驶,走病人通道。我说:不行。待医生通道消毒处理后,才安全进入。

在紧绷的危险面前,时时处处都可能是陷阱,只能极度警惕,临机化解。

无声地战斗。病细从源,从临床上,病人的口述、感觉和最终确诊结果有时不一致,需要通过千丝万缕的细节来拨云见日,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新闻联播播出的一个抢救危重患者的病例,他是重要参与者。那天晚上查房时,发现9号床一个80岁的老人说自已没力气。继续询问,老人说出“乏力”两个字,再就是沉默。如果哇哇叫可能无碍,但是沉默,甚至淡漠不理人,那可能生命垂危。发现老人眼结膜无苍白,排除贫血,方肺后诊心,还有气胸,有压重反跳重,符合急腹症症状。医生有句话叫作:病人腹痛,医生头疼。医院急诊部申请,CT检查正是长空腹,及时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孟明哲护士长分享了五个感动瞬间。

来自素昧平生的武汉店主的感动。医疗队来武汉后,防护面屏奇缺。医护人员决定自己制作,但需要透明的薄塑料片。医护人员在空无一人的街道,按联系电话逐一联系,有一家文具店主知晓后,冒着可能感染的风险,把所有透明的文件袋送了过来,解决燃眉之急。

来自不知姓名的重症大叔的感动。他是第一批重病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因父亲病逝,他睡眠极差,常梦到父母呼唤他。他进入病区的时候,鼻腔大出血,消化道出血。与他聊天,触摸到他对生命的珍惜。他在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仍能说话,他告诉我,他从未乱仍一张带有体液的纸巾,他怕感染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简单一句话,重比千钧。

来自精湛敬业的并肩战友的感动。每一个医护人员都特别敬业,运用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作风给予重症患者无限生机。救治中,他们没有去考虑被感染,徒手给病人清理鸡蛋大的粪屎,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在物资紧缺时,医护人员为了节约防护服,一天不敢吃饭喝水。

来自邻里守望的一群“蓝朋友”。驻在隔壁的七里庙消防救援站,作为邻居,他们曾隔空送达“三八”祝福,曾用一整夜的时间给她们包了多个饺子,让她们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她们远在千里之外仍能感受到邻里守望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来自无私无畏的众多志愿者的感动。成千上万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在抗“疫”中捐赠物品、接送人员、搬运物资,与我们同在,与我们随时随地一起战斗,让我们感受到了志愿精神的磅礴力量。

一群普通的医护人员,闻鼓而进,鸣锣收金。为什么能像成建制的部队一样,瞬间形成战斗力呢?河南省第二批医疗队副领队吴迪一语中的:这是信念和组织力的力量,信念就是源源不断的原动力,组织力就是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他们为武汉拼过命,是这座城市的恩人,也与武汉凝结成生死情谊。作为现场互动的一名基层指战员,被现场强大的气场和能量鼓舞,被一群普通人的极致敬业感化。白衣战袍和火焰蓝,逆行战斗在两个平凡岗位的普通职业,既有同气连枝的根,又有同舟共济的魂。但他们精于微末的精湛、细如发丝的极致、托付生命的重量,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践行。

走近医疗战“疫”英雄,作为消防救援人员,就是要时时把岗位当战位,把压力当动力,把标杆当标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

▼往期精彩回顾▼

以读攻『毒』图书馆在行动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