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67天

探路者抗疫故事

5月2日0时起,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一级响应调为二级。

4月15日,医院正式休舱,自2月8医院启用以来,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人,其中余人康复出院。

截止目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那一段极度紧张的日子也告一段落,但是在这场疫情里出现了太多的英雄,可能他们被全国人民瞩目,可能他们不起眼,只有身边的人看到他们的光芒,但英雄不分大小,他们都是这个故事里值得铭记的骄傲。一场疫情,各种故事千千万,我们采访了这次赈灾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雷神山项目组的同事,倾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年年初,本应该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日子,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原本属于国人的宁静……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悄然蔓延开来,打了所有人一个措不及防,肺炎疫情在短短数天内从武汉波及全国。春节前夕,和大多数人一样,探路者董事长兼总裁王静准备回老家过年,但是看着手机里不断更新着的疫情动态,气氛紧张的候机大厅,她咬了咬嘴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该怎么办?”“探路者能做点什么?”这些问题一遍遍地在王静脑海里盘旋。在完成对父母的许诺——今年回老家吃年夜饭后,没有多耽搁,王静毅然决定提前返回北京。

1月23日,王静牵头,在探路者内部迅速成立了疫情物资应急响应小组,同时仓库启动24小时轮班工作模式,春节期间一直在联系疫区了解对物资的需求,按需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援。在此期间,探路者的同事们一刻也不敢松懈,生怕漏听了一个电话,少看了一条消息,不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抗疫一线的需求。

自雷神山的紧急需求

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武汉为应医院——医院工地,2.5万名建设者昼夜劳作。从1月27日正式开工,到2月6日正式通过验收,开始逐步移交使用,医院仅用10天10夜就宣告建成。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急剧上升时,医院的规划总面积6天增加了3次,从3万平方米增加到7.99万平方米,床位从张变为张。

眼看着就能成为抗“疫”的一大战场,却突逢意外。连日降雨不断冲击着武汉,气温“断崖式”下降,令病房建设和收治患者工作难度增加。“这不是耽误事儿吗?!”医院的医护人员们面对这样的天气显得有些焦虑,因为他们知道,多耽误一分钟,就多一份危险,可能就会多一名病患遭受病痛。责任心让他们无法停下脚步,促使着他们在风雨中用责任和担当筑牢抗疫防线。

“雷神山需要大量雨衣,胶鞋,防寒冲锋衣!”

24

小时应急指挥部

为了能让医疗工作顺利展开,为了能给医护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医院向各界发出了物资求援。董事长王静在第一时间快速部署完疫情小组的工作内容,并强调:一定要第一时间将物资送往疫情一线,保证一线需求。

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医院有着防水御寒保暖的物资需求后,探路者负责雷神山对接统筹的销售中心高级副总裁胡伟当机立断:将探路者自主研发的TiEFPRO防水透湿科技面料的冲锋衣裤送往雷神山,把探路者在武汉当地的商场内的物资全都整合起来送过去!然而当时的武汉已经全面关闭了,仅能联系到的几家门店所有库存加起来,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急剧上升时的医院来说,不够…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本地不行,我们就就近取材!然而在查询了武汉周边城市的库存后,还是杯水车薪,物资远远无法满足医院的需求。

探路者集团客户部的同事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调配物资!哪里有货就从哪里调,经过与物流部不断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