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一年ldquo有些东西永远改
“一年了,生活回到正轨了!” 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一周年。解封意味着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回望这一年,新冠疫情经过跌宕起伏的反弹之后,终于得到全控控制,大家应对生活的态度、心情也渐渐回归到正常轨道。 解封一周年,黄鹤楼灯光秀依旧璀璨,珞珈山下的樱花缤纷绽放,汉正街的人流依旧如织。春暖花开时,武汉的春天如约而至。 我们回访了几位亲历武汉疫情的普通人,回顾他们解封后与众不同的一年。正如一位采访对象所言,生活回归到了正轨,可是一些东西永远的改变了。 文 张捷 疫情结束后,医院儿童科主治医师林鸣发现,自己的专家门诊竟变得一号难求。 年2月,林鸣在微博中讲述了90岁徐奶奶只身陪伴新冠儿子的故事。作为叙述者的林鸣也被拉入了聚光灯下,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 儿科恢复正常运转后,林鸣的工作量比之前增加很多,甚至有些患者慕名而来。 一个年轻母亲为了挂上他的专家号,找了黄牛。林鸣第一反应是,花了多少钱?“60!”。而林鸣的专家号,正常是4块5一个。林鸣苦笑,“我现在是给黄牛打工”。 成为网红时,林鸣正在一线抗疫。年1月27日,他被紧急征调,进入协和西院的发热门诊工作。 接到消息的那一刻,林鸣说,“非常激动”。年前,科室的护士们去了一线,林鸣也想去,但儿童感染较少,暂不需要儿科医生,林鸣只能居家待命。在换衣间穿上防护服,林鸣让同事帮他拍照留念。 图 穿上防护服的林医生 从更衣室到发热门诊,隔着两道密封门。推开第二道门后,林鸣愣了一下,发热门诊里乌泱泱的全是人,空气中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情绪,后来他回忆,“好像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第一个患者过来了。林鸣问,“你排队排了多长时间?”“昨天晚上十一点来的。”电脑右下角,是下午两点。震惊和恐惧一下子覆盖了激动。 随着防护物资的补充,医院就诊流程的完善,医生们工作起来相对轻松一些。林鸣本以为,自己的恐惧也会随之消除。直到坐进转移新冠确诊病人的救护车。 在门诊工作两个星期之后,林鸣被调到急诊,要出车。火神山建好后,医院转过去。林鸣作为随车医护。 林鸣非常明白,救护车车厢的空气是过滤的,但与6个新冠确诊病人,共处这么密闭狭小的空间,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我当时戴着N95口罩,防护比较严密,恐惧不断扩大,我就觉得喘不过气来了,大概有十几米,好像我溺水了,极力克制住从车窗跳下去的冲动”。好在过了那一瞬,他又缓过劲来。“所以医生也会恐惧,但是不会退缩”。林鸣说。 图 疫情期间林医生在岗位 武汉解封后,林鸣回到本部上班。直到去年冬天去西院办事,他才在疫情结束后,第一次走上这条熟悉的路。 经过一座桥时,林鸣堵车了。他转头对同行的朋友说,“堵车的感觉还挺好。”抗疫期间,他上夜班每次都经过这座桥,那时候孤零零的只有他一个。 疫情结束之后的日子里,医生们的工作仍旧很忙。疫情也没有影响林鸣的生活习惯和节奏。但他会认真考虑自己现在网络身份。 后来,他听到了张文宏教授的一句话,“虽然我现在媒体曝光度还很高,但在疫情结束后,我会找个墙角悄然离去”。 “这也是我现在的状态。”林鸣说,在疫情结束之后的这段日子里,他不想再蹭任何热点,已经回归到最本职的工作。 张力自称是一个“有点文艺的死开发”。自年大学毕业起,张力便成了一名程序员,一晃,14年,算起来,加入腾讯也有11年了,除第一年在深圳工作外,其余十年都在武汉。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汉人,江城码头文化也影响了他,一年多前,疫情最开始爆发的时候,张力没有太担心,直到发现家门口都买不到医疗物资,公司行政开始为在武汉的同事发放医疗急救包,要求每天在群里报备,居家办公,才感到事态严重起来。 ?BlueMartini 去年2月底,张力接到协助腾讯云项目组开发健康码的任务。“指挥部”就在华南海鲜市场斜对面一条马路之隔的武汉市公安局会议室里,张力踏入会议室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这像是一个网吧,20多平的地方,挤满十几个人,大家脸上都是一副崩溃的表情。 “需求提得特别急,白天政府工人员都在抗疫现场,直到晚上才有时间坐下来开会商议对策,经常晚上十点提需求,第二早上八点要结果”。几乎所有人都是连轴转状态,作为一名资深程序员,张力在这个“混编部队”成为了一名技术架构师,协助项目组快速分解任务。 也有感到害怕的时候,正是高度紧张时刻,有同事发烧,当时,密切接触者是连带着家人小孩都要被隔离,张力有些慌,毕竟孩子还小,好在,最后确认同事只是着了凉。 大家24小时接力,挂在腾讯会议上,经历重重波折,健康码最终顺利上线,“那时候,大家都很纯粹地是要把一件事做好,我第一次感觉,程序员原来也是有用的,为抗疫做了贡献,那种成就感别的工作无法替代”张力说。 4月8日之前,整个武汉都处于封闭状态,张力家在武昌区,长江边,从窗边远眺,整个江面一片死寂,原来穿梭不断的航船,都消失不见。 ?BlueMartini 3月的一天,工作间隙,张力去走家附近的东湖绿道,整个公园,一个人都没有,即使春天已经来了,柳树已经冒出了牙尖,世界依旧就像“寂静岭”一样,像一片旷野一样的城市让张力想到电影《IAmLegend》的场景:一人一狗与一座空城。 4月中旬,张力再去东湖,人们纷纷出来赏春,儿子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一时间,张力竟有些感动。公司复工的时候,张力和同事们相约去做核酸检测,一见面,有一种“胜利会师”般的激动。 疫情时,从自家的阳台望出去,张力一家人可以看到城市高楼上亮起的灯光,张力记得很多高楼上闪过的标语:万众一心,共同抗疫!武汉加油!白衣战士,生命卫士”!“感谢全国人民,致敬抗疫英雄”!“中国必胜,武汉必胜……一年后,再回看这些,这些语句也是一座城市曾经抗争过的证明。 ?BlueMartini 疫情后,腾讯云在武汉成立了子公司,业务在不断增多,新员工不断招聘和入职。张力投入工作,也投入生活日常,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儿子走出家门,去户外感受大自然。 年6月20日,武汉大学在“九一二”操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不同于往年的熙攘,现场只有名毕业生代表接受拨穗正冠。 根据校园疫情防控的要求,武汉大学规定,毕业生分两拨回学校收拾东西。同一寝室中的4个人,必须两两分开。何怡是第二拨,恰好赶上了毕业典礼。 何怡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返校的那个时间段中,本科要好的朋友几乎都在武汉,大家如愿认认真真地告别。也有遗憾,“我没有见到第一拨返校的室友,到现在,我们宿舍也没法补上一张毕业合照。” 图 武汉大学樱顶?JUMP 同院系的李尔被分到第一拨返校名单中,6月11日就离校了。他同另外名毕业生一起,在线上见证了自己的毕业典礼。 他自嘲,我从来没有去过毕业典礼现场,前三年我在线上围观学姐学长,等自己毕业,没想到仍旧是坐在电脑前。 李尔尽量这个日子变得有仪式感。那天一早,他特别庄重的穿好了学士服,和要好的同学打开了视频通话。就像在现场,大家有说有笑地见证了彼此的重要时刻。 迎来毕业典礼之前,何怡必须要完成毕业论文。在家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实在是太曲折。何怡谈到,写作过程中需要很多书籍类文献,离开了图书馆,便一筹莫展。另外,论文框架的协调很难在线上跟老师沟通清晰。 那段时间,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不清晰,除了论文,还准备着雅思考试,投简历找工作。 何怡后来回忆,“我一个人,面对这么多重要的事情和选择,心理压力特别大。”他逼迫自己改掉了大学期间随意、享乐的性格,要求自己认真规划时间,度过了一段艰难,却自律、慎独的时光。 线上毕业答辩顺利通过,但疫情还是影响了他找工作的进度。投了很多公司,迟迟没有收到回音。后来他了解到,部分企业受疫情冲击严重,为减少劳动支出,只是挂一个招聘的名头,并不实际操作。 直到春招的尾声,何怡才定下广州一家电商运营公司。入职前,何怡回武汉参加了毕业典礼,HR随后便要求他,在广州本地隔离14天才能够进公司。何怡突然觉得受到了歧视,“武汉其实非常安全了”。 回母校看樱花的想法是突然出现的。武汉大学曾对届毕业生承诺,未来三年可以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何怡一直想体验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本打算今年6月份回家。 3月初的一个早上,他上班出门,天气很好,路边开了一束他也叫不上名字的花。何怡记得,“还有一些花瓣落在地上,特别好看”。他突然就很想回母校看樱花,就站在那买了机票。 图 校园内樱花开放?JUMP 他把买好的机票信息发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8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速服务区成网红打卡地,网友直接被震慑住
- 下一篇文章: 每天3分钟尽览天下事关于疫情防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