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起追寻身边红色足迹”

永远跟党走

岳西的热土上英雄辈出,厚重的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岳西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足迹”,如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要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陵园,以及涉及党史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等党史教育基地,这些鲜红的党史足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它们蕴含着岳西共产党员的初心,昭示着岳西共产党员的使命。

岳西县总工会邀请各位工会会员

一起跟随革命前辈的脚步

展开一场追寻红色足迹、探访红色

文化的线上红色之旅

“E起追寻身边红色足迹”

学党史有奖知识竞答

第八站

包家河暴动

年9月,王仕斌、汪洋回在红三十二师某部队长刘季栋率红军的支持配合下,领导发动了岳西境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早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包家河农民暴动。

包家河暴动,成立了包家河乡农会,主席由陈元长担任,书记由王仕斌担任,并确定了组织、经济、文化、妇协、情报、宣传、交通干事等成员名单,组建了赤卫大队余人,下设3个中队、9个分队。

包家河暴动后,当地土豪劣绅如坐针毡,纷纷勾结四周敌人,3个月内先后对包家河发动4次“围剿”,都被英勇的赤卫队员击退。顽固分子不甘心失败,于年12月下旬,又搬来实力较强的来榜商团武装,对包家河赤区进行第5次“围剿”。大队长王仕斌获悉后,立即到霍山求援,在王仕斌未归之时,敌人就到了包家河。为保存革命力量,汪洋回只得带领余名赤卫队员和农会会员向龙门冲转移。当撤至杨家河与龙门冲交界时,被商团武装追上并包围。汪洋回立即组织反击,实施突围,终因敌我兵力悬殊太大,赤卫队被击溃,仅40余人突围,后被编入霍山游击队。

包家河暴动虽然只坚持了3个月,但它有力地震慑了当地的地主阶级和反动势力,在英、霍、潜、太边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岳西地方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头陀河暴动

头陀河位于岳西、霍山交界处。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穷苦农民深受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土豪劣绅的重重盘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渴望翻身解放,革命热情十分高涨。

年4月2日,胡祥仁、蔡世钊在中共霍山县南乡第四区委的领导下组织、发动了一次农民武装暴动,史称——头陀河暴动。头陀河暴动成立了霍山南乡第一(乐道冲)苏维埃政府和第一、第三赤卫大队,储春畔任苏维埃政府主席,胡祥先、许虎分别任第一、第三赤卫大队长(两支赤卫队共计多人)。暴动后,胡祥仁率领两支赤卫队到管驾渡地区与红军三十三师会合,11日参加了攻克霍山县城的战斗,随后回师头陀河。胡祥仁回师头陀河后,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整治、消灭了苏区内的反动势力,实行土地改革,兴办学校,一时间,该地区革命斗争如火如荼。

年4月28日,头陀河暴动武装与黄尾河暴动武装合并成立霍山县第四区赤卫军,胡祥仁、蔡世钊分别任赤卫军正、副总指挥,同时成立霍山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徐坤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年10月6日,安徽省军阀陈调元纪念部纠集地方反动武装数千兵力疯狂向头陀河反扑,红军赤卫队人员伤亡惨重。为保存革命火种,胡祥仁率余部撤离苏区与霍山赤卫军等合编成霍山游击师,胡祥仁任师长。年6月,胡祥仁率师攻打歇马台,不幸负伤被俘,不久被杀。

头陀河暴动虽仅持续了6个月,但对岳西北部地区的农民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毗邻的黄尾河暴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E起追寻身边红色足迹”

学党史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指南

来啦

上午10点正式开始!!!

一、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二、主办单位

岳西县总工会

三、活动时间

年8月10日-年9月11日,共发布8期活动,每期活动三天时间,每天竞答时间为10:00—22:00。

四、参与对象

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

五、参与方式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