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就是四千字对推文来说的确有点长,于是拆成了两篇,本篇是围绕心理,聊聊看我们怎么和一线的朋友们交谈。

配图与内容无关

在上篇推文发出后的第二天,一个朋友联系珏芜,说看了这篇文章,想提个问题:赋能专家们觉得武汉的疫情什么时候能好?

回复说:其他地区三月下旬可见成效。但武汉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真话是如果“好”指的是无境外输入的封闭状态,严控程度不亚于现在,外加四月疫苗开始临床,从疫情本身来看五月R0降低到1以下还是很有希望的(意思是传着传不下去就自然而然的结束了)。我们从新加坡等热带地区的例子上分析看到,湿度和温度多少有影响的。应该和SARS一样传播上有一定温度敏感,但是说武汉到了5月以后还是得保持严防(人为干预降低R0),否则虽然传染性降低,但它不会消失。因为SARS本身R值低,到了03年5月份就低于1就消失了,而现在这个之前野蛮生长时R0太高了~

她回复说:差不多吧,我在雷神山......

当时我脑子里嗡的一下,她说身在武汉一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她不是城里的市民、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等一线,而是个宝宝不到三岁就支援武汉的宝妈医生!不知道怎么聊下去了,MERSR03.5-6,天花5-7,虽然有海外研究报告称新冠野蛮生长期的R0是4.7-6.6,但是官宣的R02-3很高吗?我显然应该更给予更加乐观的答复比如,R0现在已经降低了很多,钟老在新闻里说我们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据说那天她是休息,之后就是持续战斗状态。但是在得知她身份后,我陷入了聊天两难:1.我从小学开始从事志愿者工作,最惨烈的是初二起加入了每医院儿童白血病房的队伍。心知肚明有个我们非常担心出现的东西——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病房里我们目睹过各种急救、抢救室外家长哭的撕心裂肺的、上周还在听故事的小朋友第二周去的时候见不到了等等情况,有时候在回家路上和队员们嚎啕大哭然后各自调整好心态回家做作业,志愿者大队的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情绪波动太大会被自己家长强制退出,即便如此也总有绷不住的时候......可能换做现在,PTSD最容易出现在死者家属和超负荷工作天天目睹死者心理压力太大的医护人员身上。如果类似抑郁心理症状如果能在创伤后一个月内消失,那就是急性应激障碍,心理伤口正常痊愈的时间。比如噩梦、对环境或他人感到怀疑和害怕、愤怒、抑郁、绝望,等状况超出一个月问题则需要引起重视。总之,我们应该尽量做好一线人员的情感支持并保持乐观的心态沟通。

2.虽然知道PTSD这个东西,在武汉各类一线中存在发生的可能性,但存在根源不确定性。而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面对亲人或别人的离世发生PTSD的概率远低于战争和各类直接作用身体的伤害。所以我们和一线的朋友沟通的时候,即使再担心也千万不能单刀直入的劝对方不要焦虑不要抑郁,换做我们自己面对同样情况多少也避免不了情绪,而这样的劝慰反而可能会存在一定心理暗示作用。比如硬盘们常规性提醒她们耿直的同事不要为了原则性问题和老板/客户发生歧义,另外强调同事的直性子是把双刃剑,然后,多半令她们满意的场景会再现(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被人坑多了套路总会了解一下的)。

即便没有PTSD过,再去汶川的时候看到断壁残垣依然陷入深深难过,但内心会选择性的回想起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抗灾的往事,和现场的励志细节,即便每每流泪,剩下的也是感动和力量感。后来自知并不适合在地震现场添乱,余热在远程赈灾赋能啥的发挥的最好。所以在玉树地震发生的那天晚上,通宵给一家世界强负责慈善的女合伙人J写了一份长邮件,里面谈到汶川的所见所闻的时候眼泪都不自禁的打湿键盘,最后是对玉树慈善支援的建议,凌晨5点发出。幸运的是J和我在之前几个公益项目里熟悉,第二天便火速给人微言轻的妹子回信,顺便把大中华区CEO的积极响应回复一起转给了我。一周以内,善款、物资和青海执行团队全部就位,btw,我知道热衷公益的该公司正有项目团队身处西宁,一定不会置身事外。

最后,我和那个雷神山的宝妈医生说:

1.希望你平安归来,我们聚聚

2.我家有个解放战争军医出身的老人家,从小和我说战时条件太艰难了,无麻药截肢的都遇到过,而且有的战士是知道药品紧缺,真的有主动把药品让给别人的事,包括麻药。

3.现在面对的敌人虽然很狡猾,但是我们的条件好太多了,从药到硬科技都是以前不能比的,疫苗在研发,还有很多辅助高科技。比如我之前也在协调有个朋友公司的送餐送药机器人奔赴抗疫一线,还有个朋友也捐助了可穿戴设备,现在你在雷神山应该可以见到咯......总之,只要万众一心一定会取胜!

4.武汉现在还是战时,我们都是战士之一,你在“雷”线,我虽在“接地宅”线也在奋斗,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加油!

这几天老宅对面的公园广播室开始上班了,古琴曲和钢琴曲轮流播放,当中插播令人为之一振的提醒不要因为0新增而放松警惕出门不带口罩的通告。心理如此,我想现在人们随着海外回流病例的增加,已经提升了警惕度吧。

上海闺蜜前天感慨说口罩恐怕还得带一个多月,我连忙回复:恐怕两个月是保底的,就当养成个习惯吧~常规疫苗研制是一年,国家资源投入压缩时间在今年冬天前一定可以接种,把流感疫苗也打了,那么在获得免疫之后就可以解放口罩了。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如果今年夏天刚好去南半球,是很大几率要做好奔赴新冠疫区的准备的。世界局势不乐观,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没有做好物资和心理准备的国家和个人的无畏啊!

珏芜锦友

一个绝无仅有的社群

创业家、投资客、牛人帮、驴友、吃货......

只要你有觉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jp/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