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

当全面抵御「西方价值观」进入课堂及教材的旋律依然嘹亮,硬币的另一面——由商业承载的影视文化产业——还是建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高密度航线,形似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黑色幽默舞台剧。

尽管不乏牵强附会的声音将院线内骤然兴起——其实漫威的创作者早在年就已经策划并连载了「内战」系列,而蝙蝠侠和超人的纠葛也是DC的传统设定——的超级英雄之间的矛盾与分裂理解为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共识裂痕的荧幕投影,借此喻以威权主义在功利层面的合理性。

然而,就像加固堤坝终究无法将水流逼回河道上游,关于如何驯服权力、界定责任和坚守自由的思辨精神,已经携着巨大的势能无胫而行,离开只有书呆子群聚的漫画书店而席卷覆盖到了整个世界。

它告诫我们,即使是在那个救世者层出不穷的虚构时空,完美终究不会长存,冲突仍然昼夜不息,而二元论——井井有条的对错是非——再也无法构成简单易用的解题公式。

一切都从不被驯服的权力开始

在英雄管理的世界,谁来管理英雄?

旧时欧洲的吟游诗人曾经传唱这样的寓言:作恶多端危害城市的巨龙被勇士杀死,而勇士在堆满黄金的洞穴里变成了新的巨龙,于是噩梦周而复始。

这个故事透露出世俗对于权力的复杂情绪,后者既是面对兵临城下的 武器,又是大敌退去之后的供养负担,最要命的是,权力的主动堕落作为独立事件不受约束,就像「独裁官」制度数次在危机之中保全了罗马的光荣,却也迟早会出现尤利乌斯·恺撒这等人物,毫不费力的给自己颁布了终生任命。

毋庸置疑,布鲁斯·韦恩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那个喊出「我爱恺撒,但我更爱罗马」的布鲁图斯,他们都在不可控的权力面前实施了处刑人的工作,哪怕选择最为卑劣的暗杀手段亦在所不惜。而在漫威电影宇宙,「元老院」的图谋更是昭然若揭,托尼·史塔克主导衔接的那份协议,与其说是将权力关进笼子,不如说是买断家仆的契约。

这就是超级英雄系列设定的瑰丽之处:它架空了一个孟德斯鸠无能为力的古典文明体系,那些具有超能力的当代侠客仅仅凭依内心的道德行事,政治和律法对他们如若空气,守纪成了情分,违反则是本分。

年的喜剧电影《全民超人汉考克》就以某种诙谐的角度演示了有着超级英雄存在的日常:当威尔·史密斯赶着冲向天空阻止一场事故时,他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踩坏了公共街道上的精美地砖,公众终于无法忍受这个践行善良的英雄屡屡留下的烂摊子——这些财物的损失还是要由税金买单。

为虚构作品引入成本核算的现实逻辑,必然会带来熟悉和亲切的感受,就像人们在研读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时,也会思考是什么促使盟军要在诺曼底不许一切代价的投入兵力、而联合国军又为何需要止步于朝鲜半岛的 。

超人和佐德将军的战争是一个导火索,它对布鲁斯·韦恩的触动并不仅限于打坏了韦恩集团的一颗近地卫星——这枚彩蛋在三年前的《超人:钢铁之躯》里就已埋下——这个奉行以暴易暴却从不痛下杀手的高谭市「地下警官」畏惧这种从天而降的超凡力量,这与玩世不恭的托尼·史塔克也在纽约上空的「虫洞危机」之后染上焦虑症的因果关系是一致的。

企业家不容发现问题而无法解决问题的状况出现,所以韦恩开始设法搜集氪星陨石,史塔克也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展示出了专门用于克制绿巨人的特制铠甲。

作为两名拥有富豪身份的超级英雄,蝙蝠侠和钢铁侠是DC和漫威的剧情推进者,他们象征着人们对于超级英雄的完美想象:并不为劫富济贫而生,而是驾驭事业的有产阶级,通过消耗权力(资本)行使责任。

只是,世界观的融汇,将远远超过小丑和满大人这种「人类」级别的地外势力拉到了二者眼前,由此引发的伦理悖论则是计算之外的产物。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对抗成本」被精确展示了出来:

奇塔瑞人入侵纽约,造成74人死亡,亿美元损失;

九头蛇窃取的空天母舰夷平华盛顿,造成23人死亡,28亿美元损失;

与奥创大战时将索科维亚整座城市端到半空掀翻,造成人死亡,亿美元损失……

换句话说,无论绯红女巫是否在瓦坎达失手炸掉一层大楼,那只充满愤怒的靴子注定会要落地。至于超人像制导导弹一样在大都会的摩天大楼之间撞击穿梭,那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在布鲁斯·韦恩眼中断然敌不过他所拼力搂住的那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女孩。

站在纯粹理性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确很难克服「共情」这个弱点,愈是远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就愈是难以承受牺牲的代价。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其 的公开课「公平与正义」里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老套的铁轨扳手假设,让听众介入1个孩子和10个孩子的选项,另一个则是将「拧扳手」的动作替换成了「亲手推下一个胖子,让他在摔死的同时阻止火车前进」,如果说前者尚且充满选择的争议,那么后者则极少有人举手表态会这么做,即使这个胖子的死亡可以换来更多生命的生存。

没人希望自己手上沾有鲜血,这种理想主义造就了超级英雄文化的出现,只是为了承认我们的虚伪品性,在超级英雄的世界里也必须有着审判阵营,要么被驯服,要么被驱逐,这是受到庇护的人类给出的决绝回应。

还记得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么,在第三部中,美国政府不满汽车人在共享塞伯坦科技方面的谨慎和消极,直斥「如果不是你们藏在地球,霸天虎也不会多次找上门来大肆破坏」。其实,就逻辑而言,这话并无事实错误,就像克拉克·肯特若是没有意外降落在地球,佐德将军也不会在日后千里迢迢的杀往地球。当然,如果开启上帝视角,那些反派一旦未能被提前阻止,地球也将必然成为他们征服宇宙的过程中的微小祭品,于是孤立主义又与绥靖主义无异了,用外交政策的语言来讲,就是「你不能去喂鳄鱼,因为它 一定会把你也给吃掉。」

那么,当权力拒绝「二选一」的游戏规则——必须承认的是,超人并不是被押进听证会的,这种友善仅限于超级英雄的意愿,否则就会演变成罗杰斯队长那种不可收拾的背水一战——尴尬就回到了缺乏谈判资本的一方。

当权力既不在乎奖励又不受制于惩罚, 能够影响它的,就是道德。在进入下一章前,让我们重温这句经典的台词:「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权力引发责任,责任约束权力

让彼得·帕克迅速成长的,是对自己的悔恨。

彼得·帕克是斯坦·李创造出来的最为知名的一个「平民英雄」,高中生的年龄也是此前的超级英雄漫画罕有的设定。显然,一个并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被监护者,很难在履行超能的责任上正确把握分寸。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蜘蛛侠》系列都侧重于轻松诙谐的题材,彼得·帕克的角色塑造得以成功,也受益于他的「邻家男孩」形象,在学业、恋爱、社交和拯救世界之间忙得打转的生活,连所在城市都不像大都会或是高谭市这样虚构原型,直接就以纽约为真实场景,代入感高出一截。

也只有这么一个心智青涩的普通少年,才有机会接受来自长辈的教诲,即他的叔父本·帕克的那句名言:「权力越大,责任越大」(Withgratpowr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sb/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