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3/5452897.html

九夜吊在狂风飘摇的树上,

身受长矛刺伤;我被当作奥丁的祭品,

自己献祭给自己,在无人知晓的大树上!

没有面包充饥,没有滴水解渴。

我往下看,拾取鲁纳斯文字,

边拾边喊,由树上掉落。

——奥丁《神之言》

看过《雷神》玩过《魔兽》的你竟然还不知道它们的故事线情节线有大一部分来源于北欧神话?那你就OUT啦!

只知道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不知道北欧神话?那你也OUT啦!

北欧,那么雄性的民族,比希腊罗马热血多了,就应该是值得流传的神话!

不过没关系,接下来是补课时间,学会了你就能愉快地在基友小伙伴前面zhuangbility了!

敲黑板,拿出笔记本,开始画重点了~

北欧神话是被遗忘了很久的神话,古代北欧人的后裔将这份瑰宝弃而不顾,已有好几个世纪之久。北欧神话中英雄的后裔,即今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及德意志东北低地的日耳曼民族。他们生长在荒凉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养成勇武彪悍的性格特点。流浪、战斗和狩猎是他们日常的生活,他们在大胆进取的首领率领下,经常远征他国,并从异国赢得在本土所无法拥有的地位与财富。他们原有的文化未必优於被他们征服的国家,武器和装备也不一定能胜过对方。但他们拥有不知恐惧的冒险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这是日耳曼民族之所以能侵扰整个欧洲的重要原因。这些不怕死的日耳曼勇士,逐渐扩大了远征的范围。(加里胡斯金号角)公元年,他们以莱茵河、多瑙河为界,与罗马帝国相邻。到了罗马国势渐衰的时候,他们便不断侵扰罗马帝国的领土。到第五世纪中叶,日耳曼民族从东西和北面受到曾经被汉帝国打败西迁的北匈奴的压迫,于是,引起怒涛般的民族大迁徙。这就是日耳曼人所谓的英雄时代,北欧传奇中的主人翁大多是这时代的英雄。这次大迁徙的结果,东至俄罗斯,西迄法国海岸、布列登岛,南至西班牙、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北非,都受到日耳曼人的侵袭,甚至远至格陵兰和部份美洲大陆都留有他们的足迹。流传至今的北欧神话就是这民族的产物。但神话的记录在今天的日耳曼国家中都已不复存在。反而是在北海中满布火山与冰河的孤岛——冰岛上保存了下来。其中一个代表就是卢恩字母。(卢恩字母对照表)

卢恩字母

卢恩字母Runes又称为如尼字母、鲁纳字母,是一类已灭绝的全音素文字,卢恩语是由卢恩字母所拼写而成的一类文字和语言的统称,在中世纪的欧洲用来书写某些北欧日耳曼语族的语言,特别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不列颠群岛通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用的卢恩文字被称作Futhark,不列颠岛所用的卢恩文字被称作Futhorc,拥有浓重的宗教风味。日耳曼民族认为原先所使用的古文字鲁纳Runenschrift,是带有魔力的咒文,如果将语言定形为文字,等於将神秘力量授予敌人。

在日耳曼神话里,众神之父奥丁Odin为了得到那智能之泉,以失去一只右眼为代价,换取了卢恩的智慧。卢恩字母是一种咒文﹐只要将它刻在木、石、金属甚或任何材料上﹐就能得到无穷的威力。奥丁为了寻求更高的智慧,便把自己吊在树上九日九夜,思考宇宙的奥秘。当他从树上下来的时候,他就领悟了卢恩文。

《神之言》中两段非常著名的诗,奥丁的自述就描写了这段情景:

九夜吊在狂风飘摇的树上,

身受长矛刺伤;我被当作奥丁的祭品,

自己献祭给自己,在无人知晓的大树上!

没有面包充饥,没有滴水解渴。

我往下看,拾取鲁纳斯文字,

边拾边喊,由树上掉落。

这种神圣的文字,据说可预知未来。每一个字都拥有个别的力量,守护人类的灵魂。也可用于制作守护符,记录魔法,及刻在石头、木块、贝壳或其它天然的素材上。另外,由于其神秘性,这种文字经常出现在一些幻想类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中,比如《哈利·波特》、《魔戒》、《霍比特人》、《冰雪奇缘》、《驯龙高手》等等。

日耳曼诸神完全被日耳曼民族遗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以及经由接触而受到的基督教之同化。再加上天灾人祸,尤其是西元-的「三十年战争」,使日耳曼固有文化残缺荒废,可贵的文献传说,都坠入遗忘的深渊,尘封於漫长的岁月。

而当时只有基督教的教士识字,他们既掌管记录,保管文献,对於异教传说、抄本、歌曲等自然深恶痛绝,清扫乾净;只有少数资料幸存:英国的「贝欧武夫」Beowulf、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和一些断简残篇Saga(英雄传说),以及两部冰岛神话诗集「埃达经」Edda。

埃达

“埃达”一词在古代斯堪的纳维亚语里原义是“太姥姥”或是“古老传统”,后来转化为“神的启示”或“运用智慧”。

流传至今的埃达有两部:一是冰岛学者布林约尔夫·斯韦恩松于年发现的旧埃达(诗体埃达)为手抄本,写作时间大概在9至13世纪之间;二是新埃达,或称散文埃达,由冰岛诗人斯诺里·斯图鲁松(~)在13世纪初期写成。它是旧埃达的诠释性著作。丹麦中古时代历史学家萨克索曾说过:“冰岛人用智慧弥补了他们的贫瘠。”确实,就在冰岛这片贫瘠而荒凉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堪与希腊神话罗马史诗相媲美的冰岛埃达。瑞典大百科全书告诉我们:“中古时代的冰岛是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人口不足七万,然而多才多艺的冰岛人创造出了世界等级的文学珍品冰岛埃达。”这朵文学奇葩不仅被后世同希腊赫希俄德的《神谱》,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和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巨著相提并论,而且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英国和德意志文学,德国中世纪的著名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即是从冰岛诗体埃达脱胎衍生,它的内容和风格都和冰岛诗体埃达如出一辙。(TheValkyriesvigil守夜的女武神)

最古老的「老埃达经」(ElderEdda)手稿是公元一千二百年左右写的,书中有古歌谣二十九篇加上其他地方发现的同类歌谣,合成三十四篇。这些歌谣没有书名,作者与编辑者的姓名也不详,学者们判定年代很古老,大约作於公元-年间。这时正是「维京时代」,维京海盗将从莱茵河下游居民听到的传说歌谣,传回到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及冰岛,再经由吟游诗人吟诵润饰成今日传世的形式,这些口传歌谣直到十三世纪中叶才写成文字,这就是「老埃达经」产生的经过。散文体的「新埃达经」(YoungerEdda)是十二世纪末的史诺里·史特卢森SnorriSturluson写的。主体是一篇教人写诗的技术性论文,外加一些「老埃达经」所没有的上古神话资料。可惜的是,北欧没有天才人物将众诗篇焊接成一体,化为美丽浩大的史诗;甚至没有人抛掉粗糙平凡的内容,删除幼稚烦人的重复部分。有时候「老埃达经」一连列出好几页人名。尽管文体很差,但故事本身依旧射出智慧的幽光。「老埃达经」的诗人似乎有伟大的概念,却没有表达的技巧,但很多故事棒极了。除了悲剧诗人改写的几个故事,希腊神话是无法与它相比的。北欧神话与南方的希腊神话在各方面都成为极鲜明的对比。希腊神话是文艺、美术与音乐的世界,是无上幸福的乐园。北欧神话则完全相反。北欧神话予人最深刻的印象,应推其中所描绘的沉痛悲怆的世界形象。由生命巨树Yggdrasil所支撑的宇宙呈现出怪异而又壮美的面貌,宇宙的一端是火焰巨人所居的极热世界「火之乡」Muspelheim,另一端则是永劫冰雪封锁的冷雾世界「死人国度」Niflheim。这两个世界中间是神与人的居处,有时从南方飘来火与熔岩,有时从北方送来冰雪、严霜,永远威胁着人类,也威胁着神祇。这种对「天堂」的描述是多么凄惨,也是其他民族神话所没有的。在希腊神话的世界里,属於异类的神,充其量只有极少数半人半兽的牧神而且其出现也是牧歌式的,而且怪物的存在只是等待着神明和英雄的征服。但是在北欧神话中却充满了一切奇形异相的生物,有巨大无比的大巨人,他脱下的手套,会被误认为是高大的房屋;有一张开嘴即可吞噬天地的怪狼Fenrir;有以口衔其尾,环绕人类世界「中庭」的大蛇Jormungandr;有畏惧阳光,避居地底,黑面长鼻的侏儒;有面色一半青色一半肉色的死亡女神Hela。而贯穿这一切的是凄惨无比的战斗世界观。永劫的战斗笼罩全书,北欧神话的世界因战斗而创造,亦因战斗而归於毁灭。任何民族的神话都有创世纪的传说,但北欧神话却著力描述宇宙的毁灭,这是北方日耳曼神话与其他民族神话最不相同的特色。北欧神话描绘宇宙毁灭的幻想,是如此沉痛、悲壮,地球上所有的神话,几乎都无与伦比。

ps:图文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北欧文化历史,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sb/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