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那些事」

“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三胎政策忽然炸上热搜。几天来,网上的段子满天飞,各种调侃和戏谑:

还有人对“民不聊生”做了最新阐释:

△以上图片均出自网络,侵删

但不知你发现没,这些嘻嘻哈哈的段子里,鲜少有妈妈们发声。网络上对妈妈的评价,总是铺天盖地般充满溢美之词:温柔、耐心、慈爱,简直是天使般的化身。

但现实中怕是没有这么完美的妈妈形象——毕竟,每个妈妈也都是一个个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家庭和工作的的双重责任,如果队友再不给力,所有重担都落在妈妈身上,那妈妈难免会有不那么积极向上的时刻,比如因为孩子晚睡而焦虑,因为辅导作业而抓狂,因为上班、做家务太累而有情绪……

如此情境下,一胎家庭就已经是一地鸡毛了,遑论三胎?这也正是面对三胎政策,妈妈们集体失声的原因吧。妈妈们面对现实困境的劳累、心酸或者说无力感,都在下面这些绘本里了。或许,这些绘本中的“奇葩妈妈们”,才是人间真实。

《让我安静五分钟》

这是位想要躲着孩子的妈妈

点击图片购买

﹝英﹞吉尔·墨菲文图

启发童书馆

庞太太家,就是个典型的三胎家庭。想要拼三胎的,可以参照下这本书,看看能不能将你成功劝退(绝不是跟国家政策唱反调,只是要帮你打打预防针,做足心理准备~)

回归正题。如果随机采访街头匆匆走过的妈妈们,平日里最想要什么?我想,这个答案可能占比最高:想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

没错,对于妈妈们来说,所有的孩子好像都有一个特点——精力无敌旺盛!他们每天都有消耗不完的精力,“充电5分钟,闹腾两小时”。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庞太太一样,“饱受折磨”:这不,庞太太一大清早看到把餐桌弄的一片狼藉的孩子们正在吃早餐,庞太太多想能安静的吃顿早餐啊。

她拿出餐盘,把茶壶、牛奶、最喜欢的茶怀、涂了橘子果酱的烤面包片儿……放在餐盘上,再把报纸塞进口袋,偷偷的往门口走去。

但是被孩子们发现了,孩子们问妈妈要去哪儿,庞妈妈说去浴室。

“为什么呢?”

“因为我想自己一个人安静五分钟。”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庞太太刚刚躺在浴缸里享受难得的宁静,孩子们就陆续跟进浴室,莱斯特把《小星星》吹了3遍半;萝拉把《小红帽》的故事念了四页半;最小的弟弟把玩具一股脑全丢进水里,最后三个孩子还都跳进了浴缸……

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估计每家都发生过类似的故事。所以,像庞太太这样想要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妈妈们,其实很容易收获大家的理解。只是,孩子们可能并不懂得换位思考,他们不清楚或者看不到(而不是自私)妈妈“我也需要休息”的需求,所以,在他们眼里,妈妈“只是想躲着我们”,也就不足为奇啦。这时候,就直接告诉孩子们“我有点累,需要休息五分钟”,应该是更明智的做法吧。

《大嗓门妈妈》

这是一款冲动型的妈妈

点击图片购买

(韩)白希那文图

接力出版社

“今天早上,妈妈冲着我大声吼叫,那声音——

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绘本没有交代妈妈为什么突然抓狂,可以猜见早上确实是妈妈容易炸毛的时间:孩子慢慢腾腾赖在被窝里,起床磨磨蹭蹭,不好好吃早餐,……又或者,妈妈只是上班快要迟到了(每个人面临压力,都容易有情绪,妈妈也未能避免)。

请注意哦,这个“四分五裂”可不是比喻或夸张,不是修辞手法,妈妈的吼叫声真的把“我”整个身体震裂开了:

△脑袋飞上了宇宙

△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翅膀飞到了热带雨林

△肚子落入了大海

最后只有双脚依然站在那里,然后开始不停地奔跑、奔跑……从早跑到晚,从南极跑到撒哈拉大沙漠(读到这里,约翰君心里像是堵了一口气,上不来也下不去,对,就是心塞的感觉。小企鹅弱小又无助的模样太让人心疼了),直到空中投下一个巨大的影子。

大嗓门妈妈找到了所有的碎片,把它们缝在一起。然后,妈妈带着受伤的小企鹅回了家。

“对不起……”大嗓门妈妈温柔地说。

读到最后,约翰君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还好还好,冲动的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妈妈不是圣人,偶尔也会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正应了那句话:“你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发脾气时的父母,无疑是被“黑化”的,而孩子则是“遍体鳞伤”,正如《大嗓门妈妈》中展现出来的一样。

谁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知错就改,“对不起,妈妈忍不住发火了,妈妈做得不对,你能原谅我嘛?”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不安,让孩子和妈妈的两颗心再次靠近。

《妈妈发火了》

发火的妈妈,有巨大的破坏力……

这本书,主题同《大嗓门妈妈》类似,你看,从绘本的封面开始,妈妈发火的情景,发火的表情、动作都画得非常生动,小小的孩子被笼罩在妈妈叉着腰的、大大的阴影里,看得着实让人心痛。

点击图片购买

[韩]崔琡僖文图

麦田文化

不同《大嗓门妈妈》的地方在于,这本书特别真实,尤其是前半部分对孩子和妈妈的描摹,真实到似乎就在写身边的你我。

孩子视角:宝宝小山开心地吃炸酱面、认真地画画、快乐地玩着泡泡,但是为什么又惹妈妈生气了呢?小山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妈妈视角:小山吃着最爱的炸酱面还不老实,边吃边玩,桌子上、衣服上搞得一团乱;浴室里满是肥皂泡,一不小心滑倒就非常危险(妈妈估计已经自动脑补了小山摔倒后的惨烈场景);整洁的墙面被小山的涂鸦搞得乱七八糟(可能大部分父母都不能忍吧,家里专门备有涂鸦墙的除外……)

真实的前半段过后,故事来到了想象环节:妈妈发火了,火冒三丈。小山被妈妈的“火气”卷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妈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还是没能找到小山,反倒是遇到了一个个别人家的小孩,借他们之口,妈妈听到了小山的心声:我很爱妈妈,每次被她吼,我都好委屈,我只是想好玩一点,不是故意要惹她生气……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完美的(要不然,我们这些大小读者们不得伤心shi啊),在听到妈妈喃喃自语的“对不起”之后,小山出现了,母子俩在一个温暖的抱抱中达成了和解。

有时候仔细一想,对孩子们犯的大错,我们反而会变得宽容一些,但更多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变得暴躁,去伤害孩子们,之后又因为没控制好情绪而陷入自责。

细究一下,这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是无力感和害怕情绪。因为深爱着孩子,所以对孩子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不自觉放大,会过度联想,生怕孩子会出什么差错,会考不上好大学,会在社会上生存不下去……这时候,妈妈内心必须强大,对自我、对孩子有清晰的认知,才不容易被细小的琐事左右情绪,才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对吧?

《洗个不停的妈妈》

这个妈妈有洁癖!

[日]佐藤和贵子著

启发童书馆

很多妈妈都喜欢洗洗刷刷,把家里保持得一尘不染。这位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洗东西的妈妈更是这样,只要天气好,她就会把家里可以洗的东西都找出来洗一遍,窗帘啊、裤子啊、背心啊、袜子啊等等。

忙乎了一大阵,是不是齐活儿了?才没有,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妈妈喊来了孩子们:“去找找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洗。”

小猫、小狗、鸡啊鹅啊,就连布娃娃、雨伞、拖鞋……听到消息都闻风而逃。他们当然逃脱不了妈妈的手掌心,这不,所有出逃的动物、玩具,包括孩子们,都被妈妈一股脑扔进了水盆里。

妈妈在树上栓满了晒衣服的绳子。就连对面森林里的树上也栓满了。所有洗干净的东西都被妈妈用晒衣夹夹了起来,晾在绳子上。

这时,雷神小子误打误撞缠到了绳子上,妈妈一把抓过来给洗了一遍,把雷神洗得干净又帅气。隔天早晨,无数个雷神小子都争先恐后地从乌云里跳下来,要让妈妈洗一洗……

对很多孩子来说,洗澡是一件很不情愿的事。这本书却很欢乐,这位女王力爆棚的妈妈,把家里的孩子、猫、狗、雨伞……甚至天上的雷神小子都洗了。

我们从这位超级洁癖症妈妈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想想看,三胎时代来临,如果你有三个孩子……啊,想想都要抓狂啊……

《我讨厌妈妈》

妈妈有太多缺点,所以让孩子讨厌了吗?

NO!

点击图片购买

(日)酒井驹子文图

爱心树童书

和上边的妈妈们都不同,小兔子觉得,自己的妈妈简直是糟糕透了。

看绘本封面,这个小兔子一脸的不高兴,不停地控诉这个“一无是处”的妈妈。

她呀,就知道睡懒觉!

说生气就生气!

不让我看动画片!

就知道催我快点、快点!

但让小兔子觉得受到一万点暴击伤害的,还不是上边这些理由,而是——妈妈说,不能跟我结婚!说就是等我长大了,也没有办法跟我结婚!

啊哈~妈妈身上有这么多让你无法忍受的缺点,怎么你还反过来,这么想和妈妈结婚呀?

“讨厌”妈妈,其实是想确认妈妈对自己的爱,也刚好印证了这个有着“种种不是”的妈妈,其实一点都不“讨厌”,对不对?

说到底,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相爱相杀”,很多时候也只是因为,妈妈有点累了,累到“看不见”孩子了。

是的,即便是去除教育、买房等金钱上的压力,对孩子的陪伴也是一个现实难题:生了娃就意味着付出时间,很多时候孩子的事情无法假手于人,必须亲力亲为。时间、精力不够,也已经成功劝退了一大波妈妈们。

育儿是爸爸和妈妈共同的责任;妈妈首先要成为自己,其次才是妈妈这个身份。当大家都有了这样的社会认同,国家层面出台配套措施,并真正落地实施保障女性权益,作为三胎政策“最核心的人”,妈妈们才会想生、敢生吧。

好啦,最后,再一起看下老约翰绘本馆总部视频号,又发布了什么有趣又有料的内容吧!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专业儿童阅读指导、适龄绘本资讯和更多大家感兴趣的亲子阅读内容!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sb/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