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为什么ldquo很不广东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08/5745578.html ▲湛江有一片菠萝的海。摄影/NB林嘉 -风物君语- 大陆最南 隐秘角落 菠萝的海 雷的故乡 最近,徐闻菠萝又双叒叕上热搜了!全国吃货们开启买买买模式,“水涨船高”的收购价被不少果农认为是“30年来的最好价格”,就连菠萝高铁专列都安排上了!就在去年《隐秘的角落》热映时,作为主要拍摄地,湛江也着实火了一把:去赤坎老街尝一尝海鲜粥和“油炸鬼”成了一时潮流;带着朋友去爬爬山也成了相互打趣的玩笑梗。 ▲湛江是一座海滨城市,海湾大桥夜色阑珊,老城内的墙壁斑驳陆离。摄影/李琼我们印象中的典型广东,是珠三角、大湾区,这里是广东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广东的文化很多样,规模稍大的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雷州文化四种。湛江,就是“雷州文化”所在主要区域,这里有中国第三大半岛雷州半岛,有一片菠萝的海,也是中国大陆的最南端,这里“很不广东”。 ▲湛江,这里有中国大陆的最南端,还有一片红土地。摄影/NB林嘉名副其实的“隐秘角落”湛江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不仅是广东省的一个角落,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名副其实的“隐秘角落”。 ▲湛江市行政区划示意图。制图/伍攀湛江没有一条真实的江叫湛江。这里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湛江是“湛川”与“鉴江”各取一字而成。虽然境内河流较多,但大多源流短、水量小,鉴江、九洲江、南渡河、遂溪河等算是比较有规模的河流。 虽然湛江没有湛江,却有个“广州湾”,不过与大名鼎鼎的广州市并没有关系。清政府在法国胁迫下签订了《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抗战胜利后,以“广州湾”租借地辟为省辖市,定名“湛江市”。 ▲维多尔天主教堂与法国公使署旧址。摄影/笑飞雪湛江保留着许多法式建筑,这些街景也构成了《隐秘的角落》中的风景,南海之滨耀眼的阳光照射在斑驳陆离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街道耸立着老房子和法式小屋,共同构建了湛江复古且复杂的气质。 年,还在美国留学的闻一多遥想“广州湾”,发出了“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的叹息;曾留学法国的周总理来湛江视察,粉瓦黄墙的建筑让他想起巴黎,于是“小巴黎”成了湛江的标签之一;邓公在年提出的“北有青岛,南有湛江”也成了这座城市的slogan。 ▲湛江雷州茂德公古城特色建筑。摄影/李琼湛江到底多好吃?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让湛江一年中气温高于1℃的日子超过天;雷州半岛是中国第三大半岛,有着长达1.7公里的海岸线;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平原占达66%;优质的红土为众多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长地。 ▲雷州半岛上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摄影/NB林嘉就是这些优良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条件,造就了一个“好吃的”湛江。无论是海里游的,地上跑的,还是土里种的,湛江都有拿的出手的招牌! 菠萝的海自古以来,徐闻就是兵家驻防和商旅往来的要地,去海南岛的必经之路,苏东坡曾说:“四州之人以徐闻为咽喉。”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谪居徐闻时,曾感慨这里:“其地恒暖,治稻早熟,迁客宜居。”经济学家厉以宁脱口而出的“菠萝的海”,也许是这片土地最贴近现代人的描述。 ▲红土地上有一片菠萝的海。摄影/NB林嘉这片长在陆地上的“菠萝的海”,面积大约3万亩,有个澳门那么大。这里提供了中国40%之多的菠萝产量,平均每3个菠萝就有1个来自徐闻。 徐闻的砖红土壤,被称之为“红土地”,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良好,是徐闻菠萝生长的天然温床;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菠萝在这样得天独厚的优秀环境中生长,使得甜度更高,香气更浓郁。本地人吃菠萝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徐闻菠萝喜迎丰收。图/视觉中国菠萝切片泡盐水后生吃,是再寻常不过;切小块做成各种甜品,榨果汁,做菠萝冰沙,是炎炎夏日的一抹幸福的清凉。然而菠萝并不这么简单,菠萝是水果入菜的集大成者。 一道酸甜可口的菠萝咕噜肉,俘获了多少吃货的心,更是衍生出菠萝排骨、菠萝鸡、菠萝牛肉、菠萝炖鱼等各种菠萝+肉的组合。更绝的是,菠萝竟然是烧烤摊上的“隐藏彩蛋”,被炭火和酱料改造过的菠萝,味道除了本身的酸甜还多了一种炙烤的香气。菠萝虽好,但一天也不能吃18公斤哦~ ▲菠萝有许多种吃法,是水果入菜的集大成者。摄影/吴学文除了菠萝,红江橙、荔枝、龙眼、甘蔗、香蕉......这些水果都是湛江名产。在湛江能找到大多数热带作物的踪影,大面积甘蔗的种植也带动了湛江制糖产业发展。湛江的食糖产量一度约占全国2%之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蜜罐”。 海陆双鲜三面环海的湛江,水产自然也很丰富。一月白鲳、二月生蚝、三月龙虾……十一月骨鳝、十二月沙虫,每个季节都有新鲜的水产,湛江也有中国海鲜之都、中国对虾之都的美称。 ▲湛江水产很丰富。摄影/笑飞雪今日的湛江已是全国最大的对虾生产和出口基地,年销售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有人测算中国市场每3条对虾就有一条湛江虾,而美国人的餐桌每条对虾就有一条来自湛江。 ▲湛江的虾塘,从空中看也是一道风景。摄影/笑飞雪湛江人的日常也许对鱼更为钟爱,最神奇的是一种叫做“杂鱼汤”的家常美味。仿佛一切海鲜,只要个头不大,就是属于杂鱼汤的范畴,哪怕你是鲨鱼,小鲨鱼也是杂鱼。湛江话中很多海鱼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博米、流唇、狗公、塌沙、三毛、斋鱼、海沙虾……杂鱼汤很清、很鲜,一锅煲了后就没人在意里面到底是哪些鱼了。 ▲湛江人爱吃鱼,有各种各样的吃法,图中正在晒鱼干。摄影/笑飞雪湛江人吃蟹也是一绝。湛江青蟹,生长周期里就有几十种不同的名字和吃法:软壳蟹、螚媬蟹、水蟹、肉蟹、干膏蟹、掩仔蟹、重壳蟹、黄油蟹、膏蟹、黄油膏、慢爪蟹…不同生命阶段湛江青蟹,口味也不一样,肥的油焗,瘦的煮粥,大的清蒸,小的爆炒。 在烧烤摊上,湛江海鲜的王者属于生蚝。北潭柱养的生蚝壳厚肉甜,官渡吊养的生蚝肥大无渣,放上蒜蓉和黄油,碳火这么一烤,滋滋的响声中汁水四溢,吃上一口就是大海的味道。 ▲扎耗排,烤生蚝。图一、二/笑飞雪,图三/图虫·创意沙虫也是湛江人的心头爱。白白胖胖,晃晃悠悠,没有骨头,没有刺,清蒸、白灼、爆炒、生滚、熬粥等等,肉厚油肥肉嫩,愈嚼愈鲜。不过好沙虫这口的人爱“死”,怕的也怕“死”。 ▲软软的沙虫,你怕了吗?图/视觉中国大海鲜有大海鲜的吃法,小海鲜有小海鲜的滋味,无论是奢华还是低调,新鲜和时令是湛江人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tz/8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把绿色装进ldquo魔方rdquo
- 下一篇文章: 电影号外银河护卫队有番外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