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觅游公益社群,解锁更多院校干货分享▼

详情咨询丨觅游璐璐(mylulu01)或单姐(danjievip5)

22级考研可加

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路漫漫而修远兮。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减少上下求索的艰辛和麻烦。下面我们将从前期的资料选择、中期的背诵方法和后期的论述题练习展开讲一讲学习技巧。前期:基础资料,善加选择

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份信任的机构资料进行背诵。这份资料最好框架完整、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官方参考书可以作为补充,在遇到重要或理解难度大的知识点时查阅。

当你手上有多份不同机构的资料时,有两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同样的知识点覆盖范围,哪份资料薄,就优先选择哪份。

新传考试范围之大之广,恐怕是人文社科类考研之最。它不断自我更新和吸收其他学科理论,遑论年年更迭的学界、政界、业界的热点知识。

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做减法比做加法重要的多。越是将无限的知识点,概括成有限的知识体系,越需要对学科整体和考研趋势的把握能力。

?搭配了简易框架图的资料更好。

因为一份结构完整、短小精悍的框架图可能贯穿你整个考研过程中的背诵思路,对于系统掌握学科知识非常重要(这里推荐一下觅游新传知识地图)。

为了方便在节奏紧张的考试中,自由调取知识点作答,背诵传播学时,应该顺着微中宏的框架,如经典传播五要素5w框架、学术流派框架、范式框架等,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背诵整个体系的知识点。

换言之,背完一个章节后,还需要瞄一眼下一个章节标题才能继续往下背的,说明还没有建立知识体系。

中期:过载知识,学做减法

备考时,每位学子发出的灵魂三问:

今天背的记住了吗?昨天背的还记得吗?我真的背得完吗?

回答:放轻松,记不住,背不完。

每位考生,包括那些二战、三战的考生,都会在记忆和遗忘的界限上反复蹦跶。

效率为王。与其追求“背得越多越好”的加法思维,不如试试“背最少的知识,拿最高的分数”的减法思维。

你想,我们每天累死累活地背书,不就是为了考高分这个功利的目的嘛?

为了方便说明,引进一个自创概念:分数转化率,即单个知识点在考场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实际拿到多少分数。说白了,将理论知识在考场上学以致用的能力。

单一分数转化率=运用单个理论在一场考试中所得分数/1

举个栗子,假设一场考试中名词解释(6分)考到了“风险社会”概念。而我对这个概念非常熟悉,接连在“新冠肺炎”(30分)和“谣言传播”(35分)的两道论述大题里案例详实、说理流畅地阐述了此概念(假设各在两道大题里拿到5分),最终我因为掌握这一概念而得到的实际分数是6分+5分+5分=16分。

那么“风险社会”在这场考试中的单一分数转化率为16/1=16。

不同理论的单一分数转化率显然是不同的,这就涉及分数转化率三定律。

01

定律一:一般来说,掌握程度越高的理论,转化率越高。

高维理论,如罗萨的“加速社会”,多数人可能仅仅耳闻。

但是有的考生,不仅掌握了其核心内涵“即时性”和其延伸内涵“五大异化”,还将此理论结合可能应用的题目范围(如“新媒体报道周期缩短推动即时性”“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tz/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