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汽车行业反反垄断内幕
导语:汽车行业究竟存在哪些明里暗里的垄断行为?谁是汽车垄断的“大老虎”?全国反垄断浪潮席卷下,成都车市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近日,记者走访各大厂商及4S店,实地调查垄断内幕,为你深入解析未来汽车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重构。 降价落差大只是做个样子 针对已宣布整车和零部件降价的品牌,记者进行了实地暗访。调查结果是“厂家雷声大,车商雨点小”。 “我们这款车的确降了20万,可是这款车型一年就一两台的销量,现在早都没得货了。”金恒德汽车集团总经理李凯奇透露,“实际降价的车型很多是顶配,性价比不高,一年销量很少。” 记者再次暗访多家豪车品牌4S店,发现店内都没有张贴零配件降价的公告。某品牌的一位市场经理告诉记者:“保养价格6、7月份就有下调,但是没有得到总公司零售价降价的通知。”而更多的4S店则直接拒绝向记者透露厂家的降价信息,并称只会执行厂家的通知。对此,李凯奇表示,厂家试探性的降价,实际上暴利现状没有“伤筋动骨”。 厂家过于强势强制消费万象丛生 在主机厂掌控价格的时代里,经销商有着五花八门的垄断手段来攫取利润。其中4S门店装修是重要一环。豪车品牌大多对门店装修有着极为细致的要求,甚至厕所里每一块瓷砖的品牌都有着统一的标准。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装修某品牌4S店门头标识本来最多需要元,可是在厂家要求下硬生生花了5倍的价格。“按照某豪车厂家要求一个灯两万多,结果大厅里的灯就花了几百万。 成都城市车辆董事长赵宏告诉记者:“这种强制消费对于厂家管理人员无疑会有寻租空间。外国成熟市场厂家没有这样强势地位。经销商退出时厂家会回购4S店场地成本,这可以制约厂家不敢什么都选最好的。” 零配件垄断最严重占经销商利润60%-70% 今年4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发布了一份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报告。豪车零整比之高令人咋舌,其中最高的达.31%,最少的也在%、%,而外国正常的零整比一般在%至%。 据成都某汽车经销店销售部负责人透露,行内一般厂家指导的经销商零配件加价率在20%—30%左右,随之而来的是高利润,零配件利润通常占经销商利润的60%到70%。“厂家限制供应商的零配件不能供应市场,只能供应配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豪华品牌市场部叶女士告诉记者:“成都没有经过厂家认证的维修点非常多,可能有几百家,但因为零配件质量没有厂家配备的好,很多不差钱的顾客还是比较愿意在4S店内买。” 业内声音 品信集团董事长钟南: 反垄断早该查了,这是好事儿,能够促进市场公平。 城市车辆董事长赵宏: 反垄断把品牌的优势打破了,品牌带来的是保护性福利。但放开零配件的管制可能导致市场上假货泛滥。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反垄断法专家李毅: 中国整个汽车销售渠道是封闭的,行业内地域限制、零配件垄断渠道一直存在。自从8月1日工商总局发布停止实施经销备案授权的公告,厂商的“最后晚餐”也随之结束。但这样还不够,我们要让厂家知道到底哪些行为是垄断,这就需要行业法规的健全。 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 中国汽车行业长期以来厂家可以说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无论地域分区、整车底价、售后维修都给经销商“划出道来”。造成市场的结果就是,经销商为了经营资质百般迁就,而消费者对这海外的同款车价“望洋兴叹”。工商部此次大刀一挥,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此举却正暗合这样一句话: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打破垄断,为的是让市场更健康地运转。所以,这次可谓开了个好头,市场虽然可能暂时存在乱象,但汽车产业的未来,实在让人期待。 精选文章: 回复“掌掴”,多家车企操纵市场遭“掌掴”政府反垄断将开出第一批罚单 回复“失败”,官方宣布破解特斯拉失败 回复“排挤”,新能源补贴保护自主品牌特斯拉等外企遭“排挤” 回复“阿里”,传阿里巴巴将入股汽车之家 回复“互联网汽车”,上汽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 回复“纳粹”,大众称绝不更名“汽车联盟”因名称与纳粹有关 回复“作秀”,反垄断下豪车降价含作秀成分价格仍远高于国外 回复“得意”,2/3车企未完半年销量目标欧美系春风得意 回复“力挺”,尹同跃首度公开力挺观致:在我意料之中 回复“居民”,发改委出台扶植政策私家电动车执行居民电价 回复“满意”,售后满意度大PK:奥迪中国最佳奇瑞列自主首位 回复“突击”,发改委突击检查奔驰上海办事处 回复“罚款”,克莱斯勒奥迪确认垄断难逃数亿罚款 回复“雷神”,反垄断大锤挥向零部件12家日企完成调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zx/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一月六日
- 下一篇文章: 德普烧脑力作,好莱坞众演员云集东方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