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光头,临产上阵女性牺牲的苦情戏,我们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13846.html 举国战“疫”一个月来,频频被坚韧的普通人感动到: 那些加医院的工人,那些践行南丁格尔精神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医院带领轻症患者跳舞鼓舞士气的人…… 但也频频被一些刻意感动式宣传恶心到。 让驰援武汉的女性医护人员在出征仪式上集体剃光头。 让流产10天和怀孕9个月的女护士上前线。 让处在哺乳期的女医生、女护士吃断奶药。 让生理期中的女性医护人员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不脱防护服,“血和尿混在一起”却得不到充足的卫生巾…… 实在不懂这些惨况有什么值得炫耀。能不能别再给女人安排苦情戏了? 强行给血肉之躯披挂上英雄主义的悲壮外衣,似“捧”实“杀”。 大疫当前,我们要警惕“牺牲教育”像瘟疫一样传播和荼毒人的精神。 这些牺牲真的有必要吗? 2月15日,一段1分钟的短视频刺痛了无数网友的眼。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派出15名护理人员驰援武汉,出征仪式上竟安排女孩子们集体剃光头。 剪下的辫子还被递到女孩眼前叫她看。女孩回避的目光透露出内心的委屈和抗拒。 可见诸媒体的报道却是豪言壮语:“命都豁出去了,还要什么头发!” 出于卫生、方便等考虑,一线医护人员可以将长发盘起,也可理为短发。让女孩子们集体剃光头真的有必要吗? 在这张出征合影中,唯一的男护士并没有剃光头,反而是女护士被削发。数万网友质疑,这是将女性作为邀功、作秀的工具。 非常时期,一些付出是有必要的,一些牺牲却是没必要的。 怀孕、流产是女性身体最脆弱的时候,高强度的工作对她们十分危险。 哺乳期强制断奶,更不仅会损伤女性身体,还会危害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基础。 生命早期被迫与母亲分离的孩子,可能一生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纵使这些行为是当事医护迫于形势而自愿选择的,此时此刻拿出来大肆做宣传就合适吗? 无辜的伤害,无谓的牺牲,并不值得倡导! 有人保守估计,目前在湖北省参加战“疫”的女性医护人员超过10万。她们常常一连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生理期也不例外。 受疫情影响,快递停滞,一线医护人员作为疑似传染源,又不可能去实体店购物,因此,卫生巾也成为稀缺物资,却迟迟没有被纳入官方配备。 女医护忍着生理期疼痛和难受坚守岗位,在采访中提及,却被剪掉。 月经是人类的正常生理现象,卫生巾是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品,不是敏感词,更不是淫秽用语,不需要被刻意模糊。 女性的身体并不可耻。 经过“美化”的“感人”宣传材料背后,是对妇女儿童权利的忽视,和对正常人性需求的阉割。 不计报酬,无畏生死? 别来这么好听的道德绑架! 疫情期间,种种“励志”宣传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医护人员拔高为“不计报酬,无畏生死”的“圣人”“神仙”。 鼓吹无条件的牺牲、奉献,其实暗含着道德绑架。 正是这类宣传报道泛滥,加剧了大众对医护人员的理想化期待,增添了本就不堪重负的医护人员身上的重压。 当医护人员无法做到无私无畏、全知全能,无法满足大众的理想化期待时,就会招致极不公平的伤害甚至残杀。 杨文医生、陶勇医生被患者/家属砍死、砍伤的悲剧尚未走远。 2月14日,医院医生杨文的凶手孙文斌,二审被判死刑。去年12月24日,孙文斌因不满杨医生对其母的治疗,用早已准备好的刀具切割杨医生颈部,致人死亡后毫无悔意。 杨文医生遇害27天后,36岁患者崔某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追砍成重伤,造成陶医生多处骨折、神经肌肉断裂、颅脑外伤、失血毫升,命悬一线…… 将无底线的“捧”和无底线的“杀”摆在一起看,最能明白从医者为什么心寒。 甚至在疫情爆发之后,全国多地仍频现伤医案件。 1月30日,柯姓男子在武汉殴打医护,扯破医生的防护服、口罩。 1月27日,童姓发热患者故意摘口罩朝医护人员猛咳。 1月24-28日,医院就诊时,刻意隐瞒武汉接触史,输液时往地上吐口水,与医护人员发生争吵,造成2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 越是对医生抱有不切实际的高期待的患者,越容易在病情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精神崩溃,迁怒于医生,做出匪夷所思的恶行。 须知医生本就不是全能的。每个人健康安全的责任人从来就不是医生,而是每个人自己! 刻意拔高的感动式宣传,看似讴歌医护人员,实际上却将大众自身应该承担的健康责任撇得一干二净,把医护人员架在了火上。 实事求是,所向无敌 官方数据,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例,确诊例,其中6人不幸死亡。 这和疫情初期消息公开不及时,防护装备、措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医护人员没有义务“视死如归”。看到这些数字背后鲜活的生命,我们就不会用英雄主义的赞歌去替代悲哀、反思和改革。 所以别再宣传什么“不计报酬,无畏生死”了。医护人员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 没有一个人该当被牺牲——他/她的职业身份是医生、护士也一样。 没有一个劳动者该当不计报酬地工作——他/她的职业身份是医生、护士也一样。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接受白岩松专访时说:“我们不需要用英雄主义去号召医护人员。” 我们应该给予医护人员真正需要的东西: 配齐医护装备;保障饮食休息;增加工资补助;提高津贴标准;疏解心理压力;关怀家庭家人……因公感染新冠肺炎殉职者应评定为烈士。 2月中旬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多地给一线战“疫”人员发“强制休息令”。 多家公益组织、妇联组织、生产企业向女性医护人员捐赠卫生用品。 实事求是,所向无敌。 我们应该推崇的是这些实事求是的做法,而不是用“牺牲教育”来麻痹人,迫使人陷于自我感动,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 被牺牲的“华仙”们 疫情期间泛滥的刻意感动式宣传,其实暴露了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牺牲教育”从古至今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熟悉到常常意识不到。 特别对于男权文化中的女性,“牺牲教育”的催眠无处不在。 北京城著名的钟楼,就刻印着这样的传说: 皇上下旨要求工部官员在3个月内铸成一座一万三千斤的铜钟,铸不成就要砍脑袋。眼看到了日子,大钟怎么都铸不成。 铸钟工匠华严的女儿华仙,见父亲日渐憔悴,且有性命之忧,于是,为了成就铜钟,舍身跳进了烈火熊熊的“化钟炉”。 华仙用生命换来了奇效,大钟竟然铸成了。时至今日,人们都颂称华仙为“铸钟娘娘”。 听上去跟刻意感动式宣传像不像? 如此这般的神话传说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中俯拾即是。 貌似是对女性的讴歌,稍微想想就会明白,其实是父权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男性,为了沽名钓誉、坐收渔利,就编造种种女性心甘情愿牺牲、献身的故事,渲染得壮烈凄美,目的是给女性洗脑,以方便将她们拿来免费使用。 这都什么年代了?我们还在塑造、传播“铸钟娘娘”式的故事? “牺牲教育”遮盖的是压榨和剥削啊。 你需要为男人牺牲自我,你需要为家庭牺牲事业,否则你就不是贤良的好女人——熟悉吧? 多少女性仍明里暗里受制于这样的训导!甚而陷于牺牲行为的自我感动里而不自知,一次次如华仙般跳进“化钟炉”…… 跳出窠臼,自我负责 华仙的时代,女性没有经济自由,脱离父亲、丈夫无法生存。 今天,女性享有工作权,经济权,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有机会成为经济独立、精神独立、自我负责的人。 在个体层面,或许我们最大的难题是如何重新发现并学会支配我们的权利和自由。 一个自我负责的人,会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母子、夫妻尚不能代替对方去生老病死,何况医生?别把健康的责任转嫁给别人。 日常生活中踏踏实实地自我照料,建立良好的饮食、运动、睡眠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免聚集。 一个自我负责的人,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焦虑、愤怒升起时,问问自己怎么了?内在什么样的想法撬动了如此激烈的情绪?那些想法是实相还是幻想?我可以怎样帮助自己或寻求支持? 而不是让别人的言行左右自己的喜怒,又任由自己迁怒于人。 一个自我负责的人,有清晰的边界,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老天的事。 承担自己的事,归还别人的事,放掉老天的事。 一个自我负责的人,又明白万物一体,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人,影响环境,影响世界。 于是感激存在,敬畏自然,尊重动物、植物……所有其他生命的生存权。 一个自我负责的人,便不再会被“牺牲教育”绑架,也不再需要用“牺牲教育”去绑架别人。 最新一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获得者杰昆·菲尼克斯说: “我们是在与这样的观念抗争:一个国家,一个人,一个种族,一个性别,一个物种……有权支配、控制、利用和剥削一切而不受惩罚。 …… 作为人类,当我们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我们明明是那么善于创造、心灵手巧——当我们将爱和同理心作为指导原则,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发展并建立一个裨益所有生灵及环境的全新体系。 …… 当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当我们彼此支持,不因过去的错误而彼此对立,当我们互相学习,指引彼此救赎自我,这就是人性的至高点。 …… ‘心怀爱意奔向救赎,和平会随之而来。’” 共勉。 作者介绍小猪猪,倾听者,感受者,记录者,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zx/8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评测外观性能双双升级雷神M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