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作为一个以多元文化和种族多样性著称的国家,美国的宗教信仰体系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五月花”号所带来的清教徒日后成为了美国立国之本,也随之将基督教带到了北美大陆之上;另一方面,伴随着从19世纪开始的领土扩张和大量涌入的移民,犹太教、伊斯兰教乃至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信仰和北欧、亚洲的神话信仰也渐渐在北美大地上流行开来。到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各类漫画作品的黄金时代来临,在北美大陆上遍地生根的各类神话信仰和宗教成为了不少创作者的灵感来源。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美漫当中的神话观和其背后所依靠的某些文化特性。

■北欧神话与希腊神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在大部分美漫,无论是超级英雄漫画还是非超级英雄的独立漫画当中,基督教,和其他一神教的神话体系与世界观并不受宠,反而是北欧神话和希腊神话常年更为创作者们所青睐。《神奇女侠》、《雷神》系列漫画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的大卖和《美国众神》、《朱庇特》系列作品,乃至于尼尔.盖曼的《睡魔》系列的出现与火爆都证明了北美大陆上的漫画家们显然更钟情于遥远浪漫的原始神话而不是一神教下体系严密、十分复杂的宗教故事。

而在我们开始解析这两大神话体系和美漫的关联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北欧神话体系和希腊神话体系可能对大家之后理解文章的内容有帮助。北欧神话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但真正成型则是在公元1到世纪。随着维京人逐步开始自己的扩张,到公元7世纪左右,北欧的主要地区,如冰岛、挪威等地已经形成了对于这一神话体系中的部分神的信仰。北欧神话的设定十分复杂,它首先提出了所谓“世界树”这一概念:一颗名叫伊格德拉希尔的神树是整个世界或者说宇宙的根本,在树上有九个世界,分别是两大神域:华纳海姆和阿斯加德、人类世界中庭、巨人领域约顿海姆、雾的国度尼福尔海姆和火的国度穆斯贝尔海姆,以及黑暗精灵之国瓦特海姆和光明精灵之国亚尔夫海姆,还有冥界赫尔海姆。这一设定体现出了北欧神话和其他神话体系最基本的不同:即世界的复杂性和极其少见的植物崇拜现象。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北欧神话从出现到成型历经的时间较长,其中吸收和融合了不少维京人征服地区的故事所导致的;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北欧地区多树所导致的。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树是一种可贵的自然资源,它是燃料、建筑材料和食物的来源,更是武器和船只的原材料。对于频繁出海的维京人来说,树可以说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植物崇拜在很多文化当中都可以见到,但是以植物作为世界本源的设定可能只有北欧神话一家。从上到下依次为阿斯加德、亚尔夫海姆、穆斯贝尔海姆、华纳海姆、中庭、约顿海姆、尼福尔海姆、瓦特海姆、冥界

而与这个世界之树相呼应的,便是北欧神话体系中所特有的种族设定。北欧神话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有的,甚至是唯一的给神规定了种族的神话。在北欧神话当中,世界的起源是巨人尤米尔,尤米尔诞下了神之祖母女巨人贝斯特拉;而和尤米尔一同诞生的母牛欧德姆布拉则通过舔舐从冰中生出布利,布利诞下包尔,包尔和女巨人贝斯特拉生出了奥丁三兄弟(奥丁、维、维拉)。奥丁三兄弟在和尤米尔大战之后确立了自己新的地位,并且作为阿萨神族的领袖粉墨登场,成为世界的再塑造者(实际上是陆地的塑造者)。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则有着以海神尼奥尔德为首领的华纳神族(鬼知道他们从哪来的,我查遍了资料也没有说他们是怎么诞生的),两族作为陆地神和海洋神的代表爆发过战争但最终讲和,共同统治大地、天空与海洋。

▲华纳神族在日后因为战争导致的人质交换慢慢和阿萨神族融合在一起,但两者仍然保有独立性。图为19世纪的画作《弗丽嘉》,弗丽嘉在北欧神话中是丰收女神,属于华纳神族。

北欧神话不仅是唯一一个给神规定种族的神话,还是唯一一个给神设定结局的神话。在北欧神话当中,诸神的结局是注定的——诸神将在光明之神的死亡、杀死奥丁和索尔的力量、阿萨神族失去可以对抗巨人的胜利之剑、能够压倒英灵殿的力量和世界树的根被腐蚀这五件事都被完成之后迎来自己的灭亡。好巧不巧的是,这五件事在诡计与火之神洛基,这个奥丁拜把子兄弟的运筹下(北欧神话中奥丁和洛基歃血为盟,并不像漫威漫画中那样和索尔是兄弟)一一达成,最终诸神必将迎来自己的毁灭。这一神话设定充分的满足了预言的自我实现定律,即预言会被预言本身所实现。这一设定为日后北欧神话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基础,也成为了北欧神话中一以贯之的根源冲突。神的毁灭会带来什么?这一无法回答的问题成为了北欧神话与其他神话的质的不同。

▲诸神的黄昏实际上是代表着旧神之死,在旧神死后新神和剩余的人类将重建世界——但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呢?

而和设定复杂,基调灰暗的北欧神话不同,作为世界著名神话之一的希腊神话显得色彩鲜明且妙趣横生。而这是由希腊神话所诞生的背景所决定的。和苦寒之地走出来的北欧众神不一样,希腊作为地中海地区最富饶的一块地方,本身农业、畜牧业十分发达,加上希腊是一个拥有广阔海洋的国家,以海洋商业为主的贸易体系使得希腊文化的整体氛围是开放的、包容的。这也使得从这种文化当中走出来的神,如同很多人说的那样,是近乎于人而非神的。希腊神话的本质并不是神与神的故事,而是神和人之间的故事。在希腊神话故事当中,宙斯是个暴躁但是疼爱儿女的老头子、赫拉是个爱嫉妒的中年妇女;太阳神阿波罗会因为单恋无果不惜当跟屁虫、月神阿尔特弥斯还经历了神史上第一场棒打鸳鸯的反早恋行动……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极大的丰富了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人物形象,也为后世的再创作提供了来源。希腊神话繁衍出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等史诗最终又反哺了希腊神话本身,更进一步的完善了希腊神话的体系。

▲希腊神话总是给予艺术家一些创造欢快风格作品的机会。图为著名画作《酒神的狂欢》(图片已处理)

不仅是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当中也有着像《尼伯龙根之戒》这样基于神话故事再创造的史诗。不过这些史诗的创作者和神话的讲述者们并没有想到,在千百年后还会有人基于资本主义和意识形态对这些神话和史诗进行解构和再创作。事实上,无论是漫威的《雷神》系列还是DC宇宙中无所不在的希腊诸神,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都不仅仅是对于神话的二次创作,更多的是进行一种解构,一种基于现代意识形态的结构:当人类已然发展到似乎并不需要神的时候,神的意义与价值在何处?而当人类对于神的信仰慢慢的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冲击下所变化的时候,人类又应该如何对待神?这两个问题始终贯穿在漫威与DC的作品中。

从漫威和DC的各个故事来看,二者似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DC推出的神奇女侠,其本身是神话故事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无论是从黄金年代的抗击纳粹,还是到白银时代的打击罪恶,和青铜与黑铁时代的诸多以自我反思为主的故事,神奇女侠都充当了希腊诸神和人类的沟通桥梁这一角色。换句话说,神奇女侠本身是代表神的,而非代表人的。但是,神奇女侠的创造者马斯顿在她身上融入的美国元素和女性主义的象征又赋予了她现代社会的色彩。这种现代意识形态天然的和神话相矛盾。因此神奇女侠本身并不是神和人共存的体现,她恰恰是美国文化中对于神话的批判性继承和部分否定的体现。神奇女侠身上的美国元素事实上比她的神话元素要多这一点,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统治性、压倒性和利用性:利用一种为人所熟知的神话体系,来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改写和再创造,并在其中植入一种普世价值,一种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观所接受的价值,以完成利用神话故事作为基础、神奇女侠本身作为载体的文化输出。

▲尽管后来编剧们尝试着在不断的剥离神奇女侠身上出现的美国要素以让她和希腊神话更为接近,但无论怎样,神奇女侠第一眼看上去仍然是一种美国的象征——双头鹰装饰、星条旗配色的战衣。

而在60年代所诞生的雷神身上,漫威的做法相比较起来更为直接和易懂。如果从创作背景来看,雷神索尔的诞生是一种捡漏,是为了避免和DC撞车所捡的无人问津却恰恰为斯坦.李本人所熟知的北欧神话的漏。如果从雷神索尔的故事本身来看,其更像是利用一种旁观者兼参与者的视角去重新看待整个飞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并对于北欧神话本身做出在现代背景下的合理化解释。在斯坦.李创造的关于雷神索尔的故事当中,雷神本身并未明确的成为一种“美国精神”的代言人,而是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象征的协助者和旁观者。有的时候,他以唐纳德.布莱克的身份观察着美国社会的变迁和简.福斯特这样的凡人的生活;有的时候,他又以仙宫的王子,乃至统治者的身份参与英雄事业,并且以神的身份作为英雄和拯救者出现。而在漫威日后对于阿斯加德的补充设定中则可以看出漫威,或者说美国流行文化试图将神话从神坛上拉下来,剥夺其神性,再赋予其合理性的一种“野心”:无论是漫画还是电影电视剧,漫威在九十年代之后都试图将和阿斯加德这种神话传说里的存在和外星人、高科技扯上关系。换句话说,漫威的意图是将北欧神话这种奇幻的、宗教的东西身上的宗教性剥离,结合“诸神的黄昏”这样的本就富有戏剧冲突的情节,利用当今流行的科幻元素为这个神话重新包装。

▲简.福斯特某种意义上充当了索尔观察人类的一个窗口

某种意义上,无论是DC还是漫威,都在对原始神话,特别是多神教神话当中的神话作基于现代意识形态的解剖和重组,以让其更好的适应漫画、电影、电视剧的创作需要,在此同时,这些神话中的宗教性被逐渐抽去,换用现代人更能接受的基于科学的设定所替代。概括的说,漫威和DC对于神话的再创作更像是在无神论已经十分流行的今天,让神话更适应无神论,让神接受没有神的事实。

■中国神话与基督教神话:批判继承还是囫囵吞枣?

尽管对待能够大量提供故事灵感和创作来源的北欧神话和希腊神话,DC和漫威采取了相对温和、潜移默化的改造方式,但是对于同样是世界重要神话体系的中国神话和基督教神话,无论是DC还是漫威的态度都显得十分“粗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对于西方人来说显得较为“高贵”一些之外,实际上还有着其他更深层次的理由。

而在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之前,如同我们对北欧神话和希腊神话做的那样,我们有必要再来重新认识一下基督教神话体系和中国神话体系。不同于公元前的多神崇拜,基督教首先是一个一神教。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乃至于伊斯兰教当中(对,你没有看错,基督教和犹太教、伊斯兰教同宗同源,均属于亚伯拉罕系宗教。基督教是吸收了犹太教、拜火教等宗教教义之后发展出的一神教,而伊斯兰教是通过对于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吸收与改造发展而来的。在伊斯兰教中同样有着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等先知,而伊斯兰教的先知默罕默德,则是造物主安拉,亦即上帝的最后一位先知)只存在有一个且是唯一一个真神——主,主的名字有很多,但主只有一个。主创造了世界,主所居之处便是天堂。在主之下的是天使,即主的意志的代行者和主的工作的辅助者。这些天使在各个宗教当中名字不一,但所司的职责相似,有的掌管光明,有的司掌死亡。与主相对的是魔鬼,魔鬼在基督教神话当中的名字有很多,包括撒旦、堕落者、堕天使等。一般意义上认为撒旦是一种代称,这一词的根源是希伯来语中“敌对者”的意思,也就是说,撒旦是“魔鬼”这一统治地狱的存在的名称。而撒旦本人的名字是路西法,或称路西菲尔、易布劣斯。曾为炽天使的他因妒忌人类而造主的反,并被永世发配至地狱。(关于这一点可以去看看美剧《路西法》,这部剧里对于路西法本人究竟是谁,到底在地狱里做什么有着创造性的解释)

▲主的名变而格不变,对主的敬畏是对主本人的敬,而不全是颂主之名。

▲某种意义上圣经和其衍生故事中的路西法的形象更像是一个不情愿干活的挂职干部,而非“恶”这一概念的化身。

而作为基督教神话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类在基督教神话中的形象不能算作正面。根据《圣经》所述,人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后的产物,因为吃禁果本身是罪,所以人是罪恶的,主将在末日之时对罪进行裁决,而人则需要在末日来临之前赎自己的罪。赎完了罪的人可进天堂,没有赎完罪的人要下地狱。这种原罪论使得基督教本身充满了一种消极的、末日论的色彩,也成为了日后三大宗教之间不断争斗的根源之一。在基督教神话当中,唯一真神主是多变的且至高无上的,无论是天使还是人还是先知,都要听从主的指示,服从主的命令,敬畏并爱戴主。这种颇具有服从性的宗教教义直接导致了日后君权神授思想的诞生,也给日后大量漫画家批判性利用基督教神话进行再创作留下了“后门”。

而中国神话的形成则是漫长的、有延续的。一般意义上的中国神话并不是指道教或者传入中国的佛教,而是指广义上的民俗神话。民俗神话是将佛教、道教、远古传说、民间传说等进行高强度的融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神话体系。这种神话体系极为复杂,大致概括起来可以梳理如下:巨人盘古开天辟地,始分天地阴阳二气;女娲为神和伏羲二人为兄妹,女娲造人,伏羲教人礼节文字渔猎之事;又有三皇五帝,教化民众,使人会用火、能造工具,演化宗族国家。数千年繁衍生息之间,有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女娲补天;亦有老庄得道飞升,位列仙班。地理上,居于中土之神者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统帅三十三天神仙,得道者可成神,又有西方佛祖坐镇极乐世界,座下有诸菩萨、罗汉,正果者可往生极乐。总而言之,中国的民俗神话既包含道教,也包含佛教,二者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反倒是各司其职,甚至有时候互相帮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外《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话志怪小说又丰富了这些神话的内涵,使世界观进一步扩大。

▲画作《女娲斩黑龙》

而随着北美新大陆慢慢的被来自欧洲的移民(主要是英国和法国)所占领,基督教,尤其是基督教当中教义较严格的清教成为了北美大地上的主流宗教。但是,随着独立战争和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基督教的教义在北美逐步让位于先进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与此同时启蒙运动对于欧洲天主教信仰的冲击也迅速传播到彼时刚刚建立的美国处。两者的结合在本就充满反叛精神的美国人心里种下了日后对基督教展开大规模批判的种子。到了二十世纪,随着亚洲,特别是大量华人移民进入美国,中国的民俗神话也随之进入美国。对于高傲但是无知的西方人来说,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亚洲文化的人,基本上都会被复杂的宗教仪式吓到。由此,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以中国民俗神话为主的所有亚洲宗教和神话被美国人一刀切的定性为邪教。标榜着“热爱科学”的美国人在文化作品里疯狂攻击他们心中的“邪教”,并以此为起点,对中国民俗神话和其他亚洲神话做囫囵吞枣的扭曲改编。

基于这样的背景,DC和漫威在对待基督教神话和中国神话的态度上罕见的趋同。DC设计了一个完全和基督教教义相反的角色“康斯坦丁”来直接炮轰基督教。康斯坦丁嗜酒吸烟嗑药滥交无所不做,照道理来说这人应该被打入地狱最深处受尽苦难才对,可这个人往上认识天使,往下敢给地狱之王路西法使坏。结果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都无法对康斯坦丁的灵魂给予审判,反倒让他“逍遥法外”。在康斯坦丁的身上,阿兰.摩尔实际上灌注了大量的对基督教教义近乎幼稚的报复性思想。基督教教义要求信徒不能酗酒,康斯坦丁就敢三天两头的喝的酩酊大醉;基督教教义要求信徒要诚实,康斯坦丁敢转手就把最好的朋友毫不犹豫的出卖给恶魔;基督教教义要求人不可侍奉恶魔,康斯坦丁被中学开除就是因为骗人家和他一起唱恶魔的咒语……实际上,康斯坦丁身上玩世不恭乃至近乎于恶的特质,是两百年前种下的那颗种子所结出来的最丰硕的果实。正是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让美国人敢于去挑战基督教崇拜,敢于让基督教所规定的罪在一个形象的身上合理化,甚至敢于用撒旦教这一为基督教所不容的对立教派来包装这个故事。

▲对于康斯坦丁这个角色的粉丝来说,很多时候喜欢的并不是康斯坦丁本人,而是一种对于他身上反叛精神的认同。

然而,无论康斯坦丁如何为非作歹,在他的世界里依然还存在着上帝和魔鬼,天堂和地狱。这一点实际上体现了DC,或者说阿兰摩尔本人对于基督教神话的批判性继承。康斯坦丁本身反抗的并不是天堂或者地狱,他所反抗的是基督教教义在旧时代的合理之处所强加给0世纪60年代中为基督教教义所不容但是在这一时期不能称之为不合理之处的枷锁。用浅显一点的话说,就是康斯坦丁在强迫着基督教本身将“服从”和“原罪”这两件事从教义中剥离,或者说是他用自己来号召他人摒弃“服从”和“原罪”这两件事。这才是康斯坦丁这个角色存在的终极意义。

而漫威对于基督教神话的批判性继承则更加直白。与穿插了大量宗教暗喻的康斯坦丁不同,漫威的恶灵骑士直接把嬉皮士元素和耶稣进行大胆的融合,旗帜鲜明的对基督教的另一大基本教义“拯救”进行现代意识形态下的批判性再创作。在基督教神话当中,火与骷髅都是恶魔的代表,是邪恶的象征,而把灵魂出卖给恶魔更是一种难以饶恕的罪孽。但是,假如人将自己的灵魂的出卖给恶魔的动机是为了拯救,火与骷髅的形象标志着正义呢?漫威的编剧们创造性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强尼.布雷泽因为需要拯救朋友的生命而与梅菲斯托做了交易,后者将他的灵魂与一个恶魔绑定。尽管梅菲斯托的目的是摄取地球上的灵魂,但强尼却用自己恶魔的能力干起了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的事情。此时的强尼身上有着极其对立的两面: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数是正义的,但他所使用的力量却来源于邪恶。这种对立实际上表达了漫威的编剧们赋予恶灵骑士这一故事的内涵之一:拯救他人的行为本身即是正义的,无关乎拯救者本人究竟是神还是魔鬼。这种设定颇有些“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的鲁智深式佛禅的意味,更体现出漫威的编剧们对于基督教中近乎于独裁的“拯救”这一只能由主和天使所完成的行为的挑战——尽管在日后恶灵骑士身上的这些特质由于被高层担心会引导读者认为“漫威宇宙是一个基督教宇宙且其他宗教都是错误的”而逐渐消失。事实上,在早期的恶灵骑士的故事里,编剧托尼.伊莎贝拉还曾经想要设计一个嬉皮士一样的耶稣,对有可能误入歧途的强尼进行指导。尽管这一设计在付梓之时因为助理编辑过于虔诚而被私下替换为和《浮士德》当中梅菲斯托诱惑浮士德相似的另一设计,但是这一初始设计仍可以看出恶灵骑士所代表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符合基督教神话定义的善与恶,而是一种更加纯粹的,发自于公理与人心的正义,哪怕这种正义是不符合主的教诲的。

▲如果对恶灵骑士不是特别了解的人,可能第一眼会认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恶魔形象

如果说对于基督教神话,漫威和DC还留有一丝薄面,那么对于中国神话,DC和漫威的态度就只能用傲慢与偏见来概括了。从漫威首先推出的满大人,再到对于中国神话几乎是囫囵吞枣式改编的《铁拳》系列,以及DC虽然比漫威收敛的多但仍然透露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黑的《十豪侠》,在超级英雄世界里的中国神话几乎就没有正面形象出现。满大人是如何歪解中国神话的,在之前的关于尚气的专栏中已有介绍无需多言,这里我们稍微来了解一下铁拳。铁拳的设定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神话的科幻式大杂烩:西王母居住之地昆仑实际上是高维度生物的居住地,这些生物在地球上建立了七个基地,每个基地用一尊神兽所镇守。高维生物的统治者叫“玉帝”,他手下有“雷公”这样武艺高强的战士。而铁拳则是昆仑中最强的战士,其他六个基地也有着自己培训出来的最强的战士,例如“蓬莱”(难为漫威编剧还能找出来蓬莱)所培养的战士“眼镜蛇”(这里颇有些神龟虽寿尤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意思,但我想漫威编剧可能是把玄武的龟蛇一体的形象给理解错了)。而与昆仑作对的则是可以变身的外星人龙人,他们有着和西方龙也好中国龙也罢类似的形象,来到地球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服地球……

▲你说这是圣主一家子我都信,但你要说这是龙我绝对不信。

可以看出铁拳的设定杂糅了不少漫威编剧根本没搞清楚的传说,然后囫囵吞枣的把他们改编成适应漫威科幻风格的故事。而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漫威还给最新的铁拳安排了一个美国人的身份,整了一出漫画版的《花旗小和尚》,而且在故事中,这个铁拳还试图极力的将自己和昆仑所代表的中国割裂开。这样的设定充分表现出了美国人对于他们不能理解的中国神话的部分的基于无知的偏见,以及基于这种偏见所作的粗暴地理解。在整个铁拳设定中,除了昆仑好像还是个正面角色,麒麟也好神龙也罢全部成为了充满邪恶意味的形象,整个中国神话被活生生的扭曲成了邪教。

与之相比,DC可能还算有点良心。莫里森的十豪侠大多数基于的是政治意味较为浓厚的黑色幽默和虽然讽刺意味较强但是还勉强能够接受的故事设定(十豪侠的故事在之前的“美漫中的中国”专栏中亦有叙述),比利唐的中国正义联盟的故事也少有的将中国神话往积极的一面去塑造。可以看出无论是莫里森还是比利唐,至少对于中国神话是下了功夫去研究的,至少他们知道白蛇传里面还有个小青、大水是淹了镇江的金山寺。真正对于亚洲神话,或者说基于中国神话发展而来的神话有所了解的恐怕只有尼尔.盖曼,但尼尔也仅仅只留下了一本《睡魔:追梦人》而已——还是一本以日本神话为主的作品。但是,DC对于中国神话的认识也仅限于此了。他们做不出更好的改编,也没有能力去花时间研究中国神话——这完全不符合目前快餐化越来越严重的漫画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正义联盟的戛然而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DC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少碰或者不碰中国神话,去写一些自己能驾驭的住的神话故事。不过这完全不是什么自知之明的体现,而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对于中国神话之复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和美国本土意识形态的冲突的恐惧。

■结语

无论任何神话,其内容都是绚丽璀璨,却又和现实相悖的。对于美漫而言,如何将这些神话作基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改编,且让其具有可读性和普适性,是每一名合格编剧的必修课。而在美漫发展的这些年里,这一改编则慢慢的转向了对于神话内核的解构和对于神话本身的批判。神话在美漫里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价值观的输出工具和被打倒的对象。那么打倒了神的人又是如何确立自己新的信仰,在旧神被打倒之后又是谁成为了新神?成为了新神的神还能不能有和旧神一样的地位?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期专栏当中和大家探讨。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网站逛逛~

缄默Hushhhhhh

有您支持,非常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zx/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