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middot奋斗新时代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09027.html 本网讯(记者张小兵)华亭境内有森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56%;煤炭储量达22亿吨,是西北3大产煤矿区之一,素有“生态文化山城、绿色能源之都”美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亭市始终坚持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乡面貌实现华丽蜕变。 从年到今年,华亭城市建成面积从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到17.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年突破10万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华亭城市建设全面进入快车道,确定了“生态文化山城、绿色能源之都”和建设“中等工业化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投资近亿元实施城市“东优西扩南延北展”工程,建成人民广场、莲花湖公园、体育运动公园等一批地标性建筑,开辟仪州大道、运煤专线、北环路等8条街路,建成千人以上住宅小区15个,配套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持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建置镇达到乡镇总数的70%,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为代表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核三心、一轴三片”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街路总里程达到公里,比年增长了13.8倍;人均住房、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5和9.5平方米。 初秋时节,登上了位于华亭市西城区最具人气的休闲景点---雷神山生态园山尖。放眼望去,新建的华亭一中、市医院、民生大厦、西郊小学、体育运动公园等一批民生工程大楼鳞次栉比,雷神山生态园、莲花湖公园景色怡人,影剧院气势恢宏,一条条城市绿化街路纵横交错,处处彰显出现代园林城市气息。 “这些年,华亭城市变化太大了,高楼多了,路变宽了,水变清了,街道干净了,风景更美了。”记者见到正在莲花湖公园漫步的七旬老人李润英时,她说起自己亲身见证的城市变化感慨颇多。李润英说,她家原来住在华亭东城区,煤尘污染大,环境差、街道窄,关键是散步锻炼也没地方。近几年伴随着城区西扩步伐的加快,搬到了西城区,每天都来到雷神山、莲花湖公园散散步、跳跳舞,清新的环境让她感觉心情也越来越好。 目前,华亭市城镇化率达到60.1%,高出全省13个百分点,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先后荣获“全国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省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同时,该市坚持从群众所想所盼入手,积极推进路、水、电、气、通讯设施城乡互联互通,全国铁路线宝中铁路横穿全境,区域性干线铁路平天铁路建成通车,2条90.4公里省级公路连接内外,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是年的近10多倍;城市公共交通、集中供热、天然气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城乡安全饮水、客运站点、电力通讯和通乡公路、村社硬化路实现全覆盖。特别随着彭大、平天、泾华、华崇灵高速和平华一级公路加快建设,全市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七纵六横十四个出口”路网框架初步形成,华亭加快迈向全域高速时代。 “思路决定出路,规划引领建设。”该市规划办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华亭市牢固树立了“富规划、穷建设”的思路,始终坚持用先进的宜居理念规划城市,用独特的宜游思维美化城市,用浓郁的人文生态包装城市,以科学超前的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 据介绍,该市8年聘请同济大学等高资质单位对城市发展“把脉”,依据华亭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确定了“建设中等工业化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确立了“生态文化山城、绿色能源之都”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区域能源供应中心、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城市性质定位,全力打造“显山、露水、透绿”的山水园林城市。完成了第三轮城区总体规划、北城区和西城区控制性详规以及10个乡镇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远、中、近相结合,总体、分区、专项相配套的规划体系,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为该市参与区域竞争、实现率先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里,城市规划沙盘模型异常醒目,它科学描绘了华亭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蓝图。据介绍,华亭市近年来围绕建设现代工业旅游城市,推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由开发建设型向管理服务型、由资源能源型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城市的“三纵五横”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城区街路总历程达到公里;城市规划面积达到26.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5.4平方公里。 大手笔建设,城市魅力显著增强。时下,沿宽阔笔直的仪洲大道而行,商铺鳞次栉比,小区错落有致、花木竞相吐绿,入夜时分,人民广场和莲花湖公园里人头攒动,处处洋溢欢乐的笑声……大手笔建设中的华亭,处处跃动着“智慧城市”的生花妙笔,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更让生活在城里的10万人幸福油然而生。 “华亭变化太大了,越来越美了,越来越有大都市的感觉了。”这是许多来华亭的朋友由衷地赞叹。 一叶知秋。在城市建设上,该市按照“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特色”的原则,东区抓完善,西区抓扩建,整体抓规划,局部抓特色,先后筹资70亿元推进城镇扩容提质,西城区开发与东城区改造互促共进,休闲娱乐、商业网点、便民市场同步配套,绿化亮化、综合管网等设施跟进实施,人均住房、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1和7.7平方米,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的城镇框架体系。 现在,昔日荒草丛生的雷神山如今成了市民休闲游玩的生态公园;山下的烂河滩变成了莲花湖公园,小桥流水、亭台廊阁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湖对面的影剧院派力十足,街道两侧有霓虹灯和绿草坪,俨然一幅现代都市风采…… 徜徉华亭街头,处处都能感受到华亭的变化和美丽。市执法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华亭市按照“天蓝、地绿、山青、水秀、城美”的城市建设目标,巧做“绿色”文章,通过项目带绿、造景添绿、拆墙透绿等方式,精心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按照因路造景、因景配绿,一路一景观、一街一树种的方式,公园敞开化、道路景观化、庭院花园化,力争做到建一房绿一点、建一区绿一片、修一路绿一线。并把道路美化与园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区建成了双凤山公园、雷神山生态园、莲花湖公园等30余处公共绿地,形成了以面山绿化为屏障、道路绿化为框架、街头广场绿化为点缀、庭院绿化为补充的绿化格局。 如今的华亭,在绿色盛装的装扮下,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环成带,花草树木青翠欲滴、雕塑小品匠心独运,已逐步呈现出“人在绿中走、车在树边行、楼房花丛卧”的园林城市景观。 “煤都”华亭,车多人多。但如今,当你行走在城市车辆和人流最为密集的仪洲大道,宽阔的马路被一条蓝白相间的彩色分道栏一分为二,处处秩序井然;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个个身着制服的环卫工和一台台清扫车不停的为城市作“美容护理”。如今,在华亭不论是主干道还是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令人神清气爽。 79岁的退休老干部高兴中是华亭城市建设的见证者。他亲历了70年发展给华亭带来的翻天覆地大变化。 “我是年大学分配到华亭来的,我刚来华亭的时候华亭城很小,全城是东西一条街,大概就是米到米,而且整个城里没有一座楼房。”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和过去相比,华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城区从华矿扩容到西华,东西的长度达到了十五公里,而且城市面积扩大,现在是高楼林立,就像一个大城市。”高兴中说。 精细化管理,城市品位持续提升。走进该市城管大队监控室,监控员头戴耳麦,盯着液晶显示屏,手中的鼠标不停转换着城市街道的每个角度和场景。视频中如果出现占道经营、乱倒垃圾污水、破坏公共设施等现象,工作人员即可将信息发送给最近的执法人员,几分钟时间,问题就能得到有效圆满解决。 建城容易,护城难。如何才能让美丽的城市永葆青春与活力,“城市管理的‘保养美容’才是关键。” 三分建,七分管。在城市管理上,该市突出“数字化”和“人性化”管理,先后建成了、、“三网合一”系统和全省首家县级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编织了一张融合城管、交警、公安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监控大网,使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迈进了电子信息化时代,为守护城市的容颜与美丽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着重强化社区功能,加大对城区主街道及居民小区的城市硬化、绿化、亮化力度,加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提高城区夜景工程建设档次,开展了城区交通整治,实行划行归市,严格管理各类经营市场,营造了“美、洁、亮、绿”的城市环境。 如今,一个人文与自然和谐相融、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中等工业化现代生态旅游城市正在欣然崛起;一座美丽如画的“生态文化山城、绿色能源之都”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向外界彰显出新的活力。 以撤县设市为标志,华亭进入了由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进入了由传统农本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转变的新阶段。华亭市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建设上来,围绕建设现代工业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全面加快建设奋进希望之城、转型标杆之城、开放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幸福安康之城、政治清明之城,坚持智能化城市、电气化城市、人文化城市、精品化城市、园林化城市一体推进,积极实施大数据、3D打印、虚拟现实、车联网技术等项目,加快体育馆、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街区建设,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美丽如画的城市 审核:张辉张焜 编审:庄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5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很遗憾,方方日记现在已经沦为攻击中国的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