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蒂芬·平克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3月

  

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建议将我们所未知的事物分为“问题”和“谜”。当我们面对问题,纵然不知道解法但还有思路;可如果是一个谜,我们就只能心怀惊叹和迷惑干瞪着眼了。一直以来,对于人类心智(mind)的探究停留于把“谜”提升到“问题”的努力上,我们对于心智的了解远不及对于身体的了解。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平克著书《心智探奇》之时,从心理意向到浪漫之爱,科学界终于能够为心智意识之谜提出某些指引性的洞察与解释性的洞见。

  

心智不是大脑,而是大脑所做之事。人类不是剃光了毛的“裸猿”,而是心智进化的产物。从对于心智的鸟瞰式概述,到心智如何介入到人类事物的探讨,平克在心理学、生物学、语言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各领域之间纵横捭阖,试图通过结合生物进化理论,以最少的心理学假设解释尽可能多的客观事实,从而打破诸多演化论与道德夹杂不清的解释困境和迷思。

对于种种欲望,对于人工智能,对于家庭成员间的微妙关系与张力,认知神经心理学专注于用科学的手段为人类提供令人满意的洞察与认知,这无关乎对人类道德或本性的评估与判断,我们的思想与情感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我们的感知意识会永远超过我们对于概念的把握。在一个由你我的心智创造出语言、理论、诗歌与故事的世界里,对心智的探奇之旅大概是最基础也最高深、最困惑又最幸福之事了。

文学

《你们再也不写了?》

  作者:洛朗丝·柯赛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5月

  

短经典第五辑之一,薄薄的一小册收录11则短篇小说,无一例外,故事的主人公或主人公的叙述对象都是一位写作者。如果说写作从未改变人生,也并未帮助任何人挣脱残缺不堪的人世境况,这或许带着些残忍的耿直。这些小说探究了作家们的各种存在形态与可能性,聚焦于作为个体的人在“作家”名头之下的写作之难。

那些印成铅字的名字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再也不写了?他们经历了写作而变成了何种模样?在这里,写作囿于身份、才华、人脉、亲情等等,写作凝聚着现实生活的梦想与光辉,却也成为某些生命无可挣脱的苦痛或枷锁。

社科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作者:威廉·H·怀特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3月

  

与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样,《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回答了我们对于城市空间的许多疑惑——我们无法阻止城市的扩张,怎样可以让城市更好?为什么有些城市空间能很好地服务于大众,有些却不行?是谁在城市的广场上停留,空旷而“无用”的广场对于我们究竟有多重要?

年,威廉·H·怀特建立了一个叫做“街头生活项目”的研究小组,观察城市的公共空间,观察时间长度是10年,观察对象是纽约市的公园、游戏场地和街区里那些非正式的休闲娱乐场所。他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访问让我们发现,这些公共空间正是城市的温度与人性化的来源,城市动物异乎寻常地依赖着公共空间的阳光、树木、池塘甚至是一杯饮料。

心理

《穿越孤独》

  作者:阿琳·克莱默·理查兹等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年4月

  

每个人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都是孤独的,孤独感是个体能体验到的最痛苦的感情状态之一,却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孤独并非一项精神病学诊断,它根植于自我异化的状态,无人可免受其苦。

《穿越孤独》是一本精神分析著作,19位精神分析师将其临床所见、日常所思以及对自己不停歇的洞察记录,对广泛存在却在浩如烟海的精神分析文献中不见有论述的孤独和孤单现象展开一场严谨而开放的探讨。这弥补了精神分析对人类孤独现象深入探索的空白,他们与我们坦诚分享孤独之痛,其间亦闪烁着独处的荣耀光辉。

自然

《去野外》

  作者: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等

  版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5月

  

我们与大自然之间故事漫长,而走近大自然,可能只需要抱着这本书迈出家门。首先,我们跟着动物的足迹走,从这些奇奇怪怪的脚印中窥见自然之丰富;然后,我们去认识每一只虫子,蝴蝶、蚯蚓、蜗牛……走累了,那就躺在树阴下看看这青枝绿叶,辨认树皮叶片花朵,寻找林间飞鸟走兽。

《去野外》是年博洛尼亚童书展金奖作品,这不是传统的绘本,它兼具百科书和工具指南的性质:它告诉我们探索自然的必备工具,让孩子了解野外的危险,提前学习自救知识,也有户外活动建议和观鸟、看星星、制作植物艺术品的详细步骤。在书中,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结伴探索自然,他们的所见所闻、一图一文都蕴藏着自然生命的律动与美。

艺术

《宛然如真》

  作者:林谷芳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3月

  

谈音乐难,因其抽象。谈中国音乐难,因其抽象且居于弱势。“见器犹见人”,乐器所奏何止音乐,也是生命——在古琴,是高士;在琵琶,是侠客;在竹笛,是书生;在筝,是儿女;在胡琴,是平民百姓。

林谷芳试图将中国传统的五种重要乐器与国人特殊生命情性相关联起来,在文化与历史气象的相形相契之中抓住中国乐器最关键最性情的特质。乐器与生命属性的此种连接,也就不只反映了中国器乐独特的历史发展,更根柢地映照了中国人在音乐乃至生命上不同于西方人的一种态度。

神话

《奥丁的子女》

  作者:帕德里克·科勒姆

  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5月

在北欧神话的雷神托尔、火神洛基和巨人、龙、侏儒等形象之中,我们不难找到《尼伯龙根之歌》、《冰与火之歌》与漫威动画的滥觞。作为当代西方文明的另一支重要源头,北欧神话传说成为了当今西方奇幻作品的灵感蕴育之地。相比奥林匹斯诸神的浪漫多情,阿斯加尔德的北欧众神更为严肃悲情,以至于依迪丝·汉密尔顿在《神话》中这样总结:“那里没有喜悦的光辉,也没有对幸福的保证,一种不可避免的厄运在其中若隐若现。”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帕德里克·科勒姆撰写的这本小集子,或可成为你走近北欧神话波澜壮阔的世界的阶梯。

博雅

《知识大融通》

  作者:爱德华·威尔逊

  版本:中信出版社

  年3月

爱德华·威尔逊的身上集中了演化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家、终身博物学者等多重标签,是当今美国生物学翘楚。他着迷于“知识的统一”这种大问题,虽然他是从研究最微小的蚂蚁开始的。威尔逊执着地相信,科学和人文艺术是由同一台纺织机编织出来的,我们可以从基因进化到现代文化这整个悠久的历史中,看到有关这台纺织机的起源、本质,以及人类处境的一般诠释。这种融通的因果诠释,使得每一个单独的心智能够快速而正确地从共同心智的某部分前进到另一部分。

威尔逊像爱因斯坦一样,追求并信仰某种知识的统一:一旦某些知识统一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可以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这本书年在三联书店以《论契合》为题译介出版,但译本漏洞百出、广受诟病,此次为新译。

本文为原创内容,撰文:新京报记者黄月,编辑:小猪,走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挺一下坚持原创的书评君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精彩内容

封闭小区

民科

期待之书

遗珠之书

知更鸟

引力波

《美人鱼》

孔飞力

年度好书

奇葩翻译

剩女

丰子恺

偷书

在岛屿写作

同性恋群像

弟子规

康夏

权力的游戏

小王子

孤独图书馆

黄家驹

腋毛禁忌

二十四节气

伍迪·艾伦

夏日翻书

禁烟令

玛丽莲·梦露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去书评君的小店逛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sb/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