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击疫情大合唱晋中三模作文解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编者按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上了一堂团结合作的功课。互相推诿、不讲合作,只会带来比“三个和尚没水喝”更坏的结局;唯团结合作才会有“三只蚂蚁能搬米”的良好结果。“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人类社会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凶猛的冲击,最重要的是团结,最紧迫的是合作,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 年5月山西省晋中市三模作文考题,内容上切合时代主旋律,文体上可谓信件大合唱,是今年高三考生作文提升的一个范例。 作文原题 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谈到中国抗击疫情时说,时下的中国,正在为人类抗击新冠病毒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大合唱”填词谱曲,用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守护着人类幸福安康的梦想。 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沃特斯认为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中国给世界带来的麻烦,中国欠世界一个道歉;甚至有些国家认为中国隐瞒疫情,信息不公开,才导致他们的国家疫情泛滥。 请你以中国青年学生李德仁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中的任意一个任务。 ①给世界卫生组织写一封信,讨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所做的努力。 ②给福克斯新闻台写一份读者来信,批驳沃特斯的错误观点。 ③写一封公开信,驳斥有些国家对中国抗疫方面的错误言论。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操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题目简析 读导语,析任务 任务一写一封信讨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所做的努力写信人中国青年学生李德仁,收信人世界卫生组织任务二写一份读者来信批驳沃特斯的错误观点写信人中国青年学生李德仁,收信人福克斯新闻台任务三写一封公开信驳斥有些国家对中国抗疫方面的错误言论写信人,中国青年学生李德仁,收信人各个国家了解信件格式,熟悉驳论方式 1.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标题 ——可加副标题(如:致世界卫生组织) 称呼语(如:尊敬的世界卫生组织) 问候语(如:您好!)------------------------------ (正文,应含交流语)---------------------------------------------------------------------------------------------------------- (结尾应含祝颂问安语)----------------------------- 此致 敬礼(或不写) 中国青年学生李德仁 日期.5.11 2.驳论写作步骤: 第一步摆敌方观点,树起靶子(要列举错误事实,如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沃特斯认为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中国给世界带来的麻烦) 第二步正面立论,针锋相对(举出你的论点)(立,如时下的中国,正在为人类抗击新冠病毒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大合唱”填词谱曲,用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守护着人类幸福安康的梦想) 第三步引据论证,深入批驳。(破,如批驳“中国欠世界一个道歉”) (1理由2.剖析错误本质) 第四步收尾照应,提出希望。(谈做法,如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 写作时可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或破立结合。在结构上可总-分-总式,或并列式展开,或层进式推进,据情况灵活运用。 反驳的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方法,归谬法,反证法,直接反驳法,可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概括写作关键词 任务一:谭德赛,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努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人类幸福安康,中国青年学生,一封信,李德仁 任务二:美国福克斯新闻台,沃特斯,中国,麻烦,道歉,批驳错误观点,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人类幸福安康,读者来信,中国青年学生李德仁 任务三:有些国家,错误言论,中国隐瞒疫情,中国信息不公开,疫情泛滥,驳斥,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人类幸福安康,公开信,中国青年学生李德仁 考场下水文 担当是智慧青山化长桥 ——致世界卫生组织 任玉娥 尊敬的谭德塞先生、世界卫生组织: 风云突变,疫情肆虐;贵组织四处考察,速发预警,谭德塞先生四方筹措,细加防控,各位辛苦了!致函贵组织,为表中国青年谢意,感谢你们向世界介绍中国贡献;为尽世界公民职责,再享中国为抗疫输出担当智慧! 一级响应,一流措施。尊敬的世界卫生组织,请向世界公布一组数据:1月20日中国卫健委公告新冠肺炎为乙类传染病,1月21日贵组织专家组赴武汉确定病毒(-nCoV)为中国疫情;1月23日中国政府封闭武汉,1月25日中国30个省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6医院破土动工;1月31日贵组织公告疫情为“国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eishene.com/lsfz/5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展览全区博物馆红色文化暨特色文创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